[实用新型]检查井连接助力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25571.0 | 申请日: | 2013-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03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林云青;张文霖;周祖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泰塑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3/06 | 分类号: | E03F3/06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许泽伟 |
地址: | 61123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查井 连接 助力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安装工具,尤其是一种检查井连接助力器。
背景技术
塑料检查井是排水管道中必不可少的连接件,检查井俗称“窨井”,一般设在排水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出、跌水处以及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处,是便于定期检查、清洁和疏通管道的排水附属构筑物。其中关键的井座部分采用一次性注塑成型,以变径接头、可变角接头及密封圈等配件来达到改变管径及角度的连接。检查井配套开发了注塑成型的井盖、井筒、井座,路面载荷通过井盖、井座作用于检查井周围,避免了路面载荷对检查井的破坏,盖座具有上下浮动的功能,可主动适应路面的高低变化,同时井筒采用专用井筒,可根据现场埋设深度截取相应长度,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井筒、进(出)水管道与井座的连接采用橡胶密封圈柔性连接,可适应小范围的内角度变化,施工方便快捷,密封性能好、有效防止渗漏,环保节能。
塑料检查井与波纹管连接如果密封性能不好的话就会造成漏水,现在普遍的连接都采用橡胶密封圈对波纹管与塑料检查井进行连接,那么要杜绝漏水的隐患就需要加大加厚橡胶密封圈,但是改变之后的密封圈其施工存在很大的难度,仅凭人力是很难将波纹管插入塑料检查井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波纹管与塑料检查井连接时能起到省力作用的检查井连接助力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检查井连接助力器,包括助力杆、管夹具以及拉力绳,所述助力杆上设置有绳安装结构,所述拉力绳安装在绳安装结构上;所述管夹具一端为管安装部,另一端与助力杆相互铰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绳安装结构为设置在助力杆上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沿助力杆的长度方向至少设置两个。
进一步的是,所述拉力绳与安装孔连接的一端设置有与安装孔相匹配的挂钩。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井夹具,所述井夹具的一端为检查井安装部,另一端设置有连接结构,所述拉力绳的两端分别安装在连接结构和绳安装结构上。
进一步的是,所述连接结构为定位钩环。
进一步的是,所述拉力绳与定位钩环连接的一端上设置有与定位钩环相匹配的挂钩。
进一步的是,所述拉力绳为钢丝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本助力器安装波纹管和检查井时,由于助力杆能够起到杠杆的作用,因此在将波纹管插入到检查井时就更加省力,利于带厚橡胶密封圈检查井的安装。拉力绳可以调节长度,从而使本助力器可以适应不同规格的检查井。助力器本身结构简单,制作成本较低。助力杆上可以设置多个安装孔,从而方便调节拉力绳的安装位置。还可以采用井夹具,这样拉力绳就可以通过井夹具方便的安装到检查井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助力杆1、管夹具2、拉力绳3、安装孔4、井夹具5、波纹管6、检查井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助力杆1、管夹具2以及拉力绳3,所述助力杆1上设置有绳安装结构,所述拉力绳3安装在绳安装结构上;所述管夹具2一端为管安装部,另一端与助力杆1相互铰接。在使用时,将管夹具2安装在波纹管6上,管夹具2的管安装部一般采用抱箍,这样便于安装到波纹管6上;助力杆1的一端铰接到管夹具2上,一般采用转动轴连接助力杆1和管夹具2;然后将拉力绳3的一端连接在助力杆1的绳安装结构上,另一端固定到检查井7上,将波纹管6对准检查井7,调节拉力绳3为绷紧状态,当通过人力难以推动波纹管6时,转动助力杆1拉动拉力绳3,推动波纹管6向检查井7运动,从而方便的安装两者。本助力器最好设置两套,对称安装在波纹管6两侧,如图1的结构所示,这样在操作时受力更加均匀。由于助力杆1能够起到杠杆的作用,因此在将波纹管6插入到检查井7时就更加省力,利于带厚橡胶密封圈检查井的安装。拉力绳3可以调节长度,从而使本助力器可以适应不同规格的检查井。助力器本身结构简单,制作成本较低。拉力绳3可以使用尼龙绳、钢丝绳等高强度的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泰塑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康泰塑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255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