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轮斗抛射式离心扬泥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25267.6 | 申请日: | 2013-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78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梁华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华安 |
主分类号: | A01B77/00 | 分类号: | A01B77/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粤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4 | 代理人: | 唐强熙;邹涛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轮斗 抛射 离心 扬泥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扬泥机,特别是一种旋轮斗抛射式离心扬泥机。
背景技术
新开垦的农田或需要重新改造的田地,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表面不够平整的现象。过去要把田面平整,主要依赖人力或畜力,其工作效率比较低下;当工作量很少或环境狭窄时,大型机械根本用不上或因成本很高而不合算;当需把泥土移动距离较远、或从较低的地方移动到相对较高的地方、或两地点间有沟渠等障碍物阻隔时,问题就显得格外突出。
中国专利文献号CN2331708Y于1999年08月04日公开了一种专用于把挖泥船上的淤泥从船中抛至岸上的抛泥机,包括机架与安装在机架上的传动机构,制动机构、抓泥斗,以及驱动机构,抓泥斗的上部两侧分别有销轴,机架中的上、下支架上分别有滑槽,销轴位于滑槽内,在销轴上安装传动轮,在上支架的上端安装有传动轮,传动轮利用传动带相互联接,三角架两侧的滑杆可移动地位于下支架上的滑槽内,三角架上端与传动带联接,下端与传动带联接,传动带通过制动机构中的制动轮后与驱动机构中的活塞联接。
这种抛泥机可将淤泥从船中抛至岸上。工作时,先打开进口,使工作缸和储气罐联接端的气压达到平衡,然后打开阀门,同时在抓泥斗中装上泥;再打开制动轮,工作活塞在储气罐内高压气体推动下向前加速,并通过传动带带动抓泥斗运动;工作活塞到达缓冲块止动,同时抓泥斗到达挡块,在惯性作用下,斗内的泥向前抛出;关闭阀门,同时关闭进口,打开出口放出工作缸中的高压气体,然后,抓泥斗在重力作用下,自动回到下端的原始状态。
这种抛泥机虽然能够进行弹射式的抛泥,但是,其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工作噪声大、只勉强适合于有装载设备的挖泥船且工作效率比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整机体积小、操作灵活、制作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的旋轮斗抛射式离心扬泥机,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旋轮斗抛射式离心扬泥机,其结构特征是机架上设置有依靠旋轮斗高速转动所产生的离心力把泥土抛射到目的地的旋转机构,该旋转机构包括二个以上的转臂,每个转臂与一个旋轮斗相接。
进一步,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发动机,该发动机的输出端通过离合器与第一皮带轮相接,转臂与转轴的一端相接,转轴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皮带轮,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与第二皮带轮相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皮带轮、皮带和第二皮带轮的周围设置有皮带罩。
进一步,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安全罩,该安全罩遮盖在转轴、旋轮斗及转臂上。
进一步,所述转臂为二个,该二个转臂对称设置;或者,所述转臂为三个,该三个转臂对称设置。
进一步,所述旋轮斗所在机架的底板上的正投影超出底板本身;或者,旋轮斗突出于机架上的底板的正投影。
进一步,所述旋轮斗设置在机架的左侧或右侧。
进一步,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扶手,该扶手与机架的轴线之间设置有夹角,该夹角取值范围为0~15°。
进一步,所述底板的外边缘设置有竖向的围边。
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轮斗高速转动时所产生的离心力,既可以把泥土按一定角度抛射出去,从而达到把泥土移动到较远的地方而平整田面的目的;也可以把一定量的泥土抛射到较高的地方,还可以把泥土从一块地抛射到隔有沟壑等障碍物的另一块地上,达到整理地表使之符合生产实际需要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中的旋轮斗的底部与转臂相接,在抛射泥土时,旋轮斗的受力方向是压向转臂,受力比较好,故而在抛射时的力量比较大,工作效率也比较高,并且产品的使用寿命也得到了延长。
本实用新型中的旋轮斗还可用于翻泥,可以破碎板结在田地里的硬土块,以降低泥斗在盛装泥块时的阻力,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降低了工作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华安,未经梁华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252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菌杯
- 下一篇:一种真空压合树脂塞孔辅助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