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热炉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24937.2 | 申请日: | 2013-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5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勇 |
主分类号: | F24B1/185 | 分类号: | F24B1/185;F24B1/195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史旭泰 |
地址: | 112303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取暖炉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现有的加热炉内部多采用耐火材料制成,耐火材料导热和散热能力较弱,热效率低。而金属导热快,如果在金属的炉体内直接生火,则容易由于温度过热,容易将人烫伤,甚至发生火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散热好,使用安全可靠的加热炉。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内炉体,内炉体上设置有炉门和灰口,内炉体内设置有炉箅,内炉体上端设置有出烟管,其特征在于:内炉体外设置有外炉体,内炉体外表面设置有散热片,内炉体和外炉体之间设置有间隙,外炉体的两侧设置有出气孔,外炉体的上端相应于内炉体的出烟管设置有烟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内炉体和外炉体之间的间隙,可避免外炉体表面温度过高,防止对人的烫伤及火灾隐患。
另外,通过散热片,可很好的将内炉体的热量散发,并由外炉体两侧的出气孔排出,室内升温快,取暖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附图中1为灰口、2为炉箅、3为炉门、4为燃烧部、5为散热片、6为下壳体、7为挡烟槽、8为内炉体、9为外炉体、10为出烟管、11为上壳体、12为出气孔、13为挡烟板、14为烟囱、15为加强角钢。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内炉体8,内炉体8上设置有炉门3和灰口1,内炉体8内设置有炉箅2,内炉体8上端设置有出烟管10,其特征在于:内炉体8外设置有外炉体9,内炉体8外表面设置有散热片5,内炉体8和外炉体9之间设置有间隙,外炉体9的两侧设置有出气孔12,外炉体9的上端相应于内炉体8的出烟管10设置有烟囱14。
实施例1:所述的内炉体8包括圆柱形的燃烧部4,所述的炉门3和灰口1设置于燃烧部4的表面,所述的炉箅2设置于燃烧部4内;所述的出烟管10设置于燃烧部4的上端,所述的出烟管10和燃烧部4表面均设置有散热片5;所述的外炉体9由与燃烧部4形状相应的下壳体6和与出烟管10形状相应的上壳体11组合而成;所述的烟囱14设置于上壳体11的顶端中心处,所述的出烟管10的上端设置有与上壳体11内壁配合的挡烟板13;所述的出气孔12设置于上壳体11的两侧。
所述的燃烧部4的上端左侧和出烟管10的下端右侧均设置有挡烟槽7,通过挡烟槽7可使燃烧部4内产生的高温烟气迂回的流出,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热效率。
使用时,可通过炉门3向燃烧部4内加煤,煤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上升,经过两个挡烟槽7后,由出上壳体11的烟囱14排出;燃烧部4和出烟管10表面散发的热气,会从上壳体11两侧的出气孔12排放到室内,使室内快速升温。
实施例2:所述的内炉体8包括横向的长方体形的燃烧部4,所述的炉门3和灰口1设置于燃烧部4右端的侧表面,所述的出烟管10设置于燃烧部4左端的上表面;所述的炉箅2设置于燃烧部4内;所述的燃烧部4和出烟管10表面均设置有散热片5,所述的外炉体9包括与燃烧部4形状相应的下壳体6,下壳体6上方相应于出烟管10设置有筒形的上壳体11,所述的出气孔12设置于上壳体11的两侧;所述的出烟管10上端设置有与上壳体11内壁配合的挡烟板13,所述的烟囱14设置于上壳体11的顶端中心处。
所述的燃烧部4侧表面设置有加强角钢15,可防止燃烧部4受热变形。
所述的出烟管10设置为五根,提高烟气的热利用率。
所述的下壳体6上也可设置出气孔12。
由于本实施例中,燃烧部4设置为横向的长方体形,因此,本实用新型既可烧煤,也可燃烧长度较长的秸秆或者木材等。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勇,未经王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249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