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热模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424638.9 | 申请日: | 2013-07-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99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 发明(设计)人: | 孙长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长羽 |
| 主分类号: | E04F15/10 | 分类号: | E04F15/10;E04F15/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热 模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行业中的保温材料,特别提供了一种地热模板。
背景技术
地热水暖已经成为普遍的供暖技术,然而关于地热的安装方式,主要采用传统的砂石安装方法,即在需要安装地热的地面上,首先铺设一层沙子,然后在沙子上铺设地热管,最后在地热管上铺设保温层和水泥层,整个安装工序复杂,人工成本高,而且该种方式安装的地热,散热效果差,导热速度慢,蓄热能力低,严重影响了供热效果。
因此,研发出一种适用于地热安装的模板,简化安装工序,降低成本,提高供热效果,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热模板,以至少解决以往地热存在的安装工序复杂、费用高、散热效果差、导热速度慢、蓄热能力低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热模板,包括保温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1上间隔设置有纵横相交的凹槽11;所述保温板1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柱12,所述保温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吸附的吸附层2。
本实用新型中的地热模板,简化了整个地热的安装工序,只需将地热管路铺设于凹槽内即可,同时,由于该地热模板包括可以蓄热的保温板,提高了地热的蓄热能力,增强了供热效果;通过保温板中的支撑柱设计,提高了其抗压力,延长了保温模板的使用寿命;此外,本实用新型中的地热模板还在保温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吸附层,用于吸附空气中的甲醛等有害气体,调节湿度,使该地热模板具备了净化空气的能力,提高了地热模板的环保性能。
优选,所述支撑柱12之间的间隔为15~25cm,通过将支撑柱的间隔设计为上述范围,进一步增强了地热模板的抗压能力,延长使用寿命。
进一步优选,所述凹槽11为U型凹槽,该U型凹槽的设计使其恰好与地热管的形状像匹配,使地热管完全的贴合于凹槽内,防止地热管发生窜动。
进一步优选,所述保温板1的厚度为2.5~4.5cm,该厚度的保温板蓄热能力和散热效果均较佳,且成本较低。
进一步优选,所述吸附层2为硅藻泥层,硅藻泥的吸附效果好,而且绿色环保。
进一步优选,所述凹槽11之间的间隔为25~35cm,将凹槽间隔设计为上述范围内,方便地热管的铺设,同时确保了地热管之间的距离适当。
进一步优选,所述的保温板1为挤塑板,挤塑板的蓄热能力好,提高供热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热模板,其优点在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使用寿命长,蓄热能力好,散热效果佳,制作成本低,而且具有吸附有害气体、调节湿度的环保功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地热模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保温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一种地热模板,该模板由保温板1和设置于保温板1上表面用于吸附有害气体、调节湿度的吸附层2构成,其中,所述保温板1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柱12,用于支撑保温板,提高其抗压力;如图2所示,所述保温板1上还间隔设置有纵横相交的凹槽11,该凹槽用于放置地热管路,方便地热的安装。
该地热模板的具体使用方式如下:首先将待铺设地热的地面使用水泥找平,确保地面的平整,然后将上述的地热模板平铺在地面上,最后将地热管路铺设与地热模板中的凹槽内即可,整个地热的安装工序简单,人工成本低,而且地热的散热、蓄热效果好。
为了进一步提高地热模板的抗压力,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将支撑柱12的间距设置为15~25cm。
为了使地热管更好的贴合于地热模板的凹槽内,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将凹槽11设计为与地热管相匹配的U型状。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保温板1的厚度设计为2.5~4.5cm,保温板1上凹槽11的间距设计为25~35cm,从而提高整个地热的供热效果。
为了提高地热模板吸附有害气体、调节湿度的环保性功能和蓄热能力,将吸附层2设计为硅藻泥层,保温板1设计为挤塑板。
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实施方式是按照递进的方式进行撰写的,主要注重强调各个实施方案中的不同之处,其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见。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长羽,未经孙长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246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火墙的金属波纹伸缩节式相变蓄热装置
- 下一篇:热能水循环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