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纤多媒体数据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23525.7 | 申请日: | 2013-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6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沈军;陈志佳;林亦雷;李姝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天电通信网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25 | 分类号: | H04B10/25;H04L12/64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张静洁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多媒体 数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光纤网络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光纤多媒体数据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许多小区线路都能做到光纤到楼,光纤中通常包含多根纤芯,智能电网的抄表业务通常只使用了光纤中的一部分纤芯,光纤中还有部分纤芯没有使用,资源存在浪费。而目前用户各种多媒体数据业务如视频、数据、语音等通常由不同的供应商提供,各供应商通常各自铺设数据线路,存在重复布线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纤多媒体数据系统,能够高速稳定的传输各种多媒体数据,能够实现不同网络、不同设备、不同数据内容之间的互联互通,网络资源利用率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光纤多媒体数据系统,其中包含互相连接的组播源和播控交换机;分别与播控交换机连接的两台核心路由器;两台路由器,每台所述路由器分别与两台所述核心路由器连接;通过光纤依次连接的交换机、光终端装置、分光器,所述交换机与路由器连接;分别通过光纤与分光器连接的多组多媒体子系统。
上述的光纤多媒体数据系统,其中所述多媒体子系统包含通过光纤与分光器连接的光网络单元,与所述光网络单元连接的家庭网关,分别与光网络单元连接的第一用户数据终端、第一用户视频终端、交换机。
上述的光纤多媒体数据系统,其中所述多媒体子系统还包含与所述家庭网关连接的第二用户数据终端、电话机、第二用户视频终端。
上述的光纤多媒体数据系统,其中所述路由器与数据出口网关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够高速稳定的传输各种多媒体数据,能够充分利用光纤中的多根纤芯,实现不同网络、不同设备、不同业务内容如数据、视频、语音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三网融合”,网络资源利用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光纤多媒体数据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详细说明一个较佳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光纤多媒体数据系统,包含互相连接的组播源11和播控交换机12;分别与播控交换机12连接的两台核心路由器21;两台路由器22,每台路由器22分别与两台核心路由器21连接;通过光纤依次连接的交换机3、光终端装置4、分光器5,交换机3与路由器22连接;分别通过光纤与分光器5连接的多组多媒体子系统6。
多媒体子系统6包含通过光纤与分光器5连接的光网络单元61,与光网络单元61连接的家庭网关62,分别与光网络单元61连接的第一用户数据终端63、第一用户视频终端64、交换机65。本实施例中,第一用户数据终端63为电脑,第一用户视频终端64为电视机。
多媒体子系统6还包含与家庭网关62连接的第二用户数据终端66、电话机67、第二用户视频终端68。本实施例中,第一用户数据终端66为电脑,第二用户视频终端68为电视机。
路由器22与数据出口网关25连接。
本实用新型能够高速稳定的传输各种多媒体数据,能够充分利用光纤中的多根纤芯,实现不同网络、不同设备、不同业务内容如数据、视频、语音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三网融合”,网络资源利用率高。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天电通信网络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天电通信网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235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