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纤数据接入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423523.8 | 申请日: | 2013-07-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59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 发明(设计)人: | 陆斌兵;沈宇清;陈志佳;林亦雷;杨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天电通信网络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C23/06 | 分类号: | G08C23/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张静洁 |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数据 接入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光纤网络,尤其涉及一种光纤数据接入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许多小区线路都能做到光纤到楼,光纤中通常包含多根纤芯,智能电网的抄表业务通常只使用了光纤中的一部分纤芯,光纤中还有部分纤芯没有使用,资源存在浪费。而目前用户各种多媒体数据业务如视频、数据、语音等通常由不同的供应商提供,各供应商通常各自铺设数据线路,存在重复布线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纤数据接入系统,能够高速稳定的传输各种多媒体数据,能够实现不同网络、不同设备、不同数据内容之间的互联互通,网络资源利用率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光纤数据接入系统,其中包含
无源通信光网络;通过第一光纤与无源通信光网络连接的一级分光器;分别通过第二光缆与一级分光器的输出端连接的多个光网络单元;
所述光网络单元包含多个快速以太网接口,其第一个快速以太网接口与抄表集中器连接,其第二个快速以太网接口通过五类线与用户数据终端连接,其第三个快速以太网接口通过五类线与用户视频终端连接,其第四个快速以太网接口通过五类线与家庭网关连接。
上述的光纤数据接入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光缆为48芯光缆。
上述的光纤数据接入系统,其中所述第二光缆为6芯光缆。
上述的光纤数据接入系统,其中所述抄表集中器分别与多个表计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够高速稳定的传输各种多媒体数据,能够充分利用光纤中的多根纤芯,实现不同网络、不同设备、不同业务内容如数据、视频、语音之间的互联互通,网络资源利用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光纤数据接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详细说明一个较佳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光纤数据接入系统,包含无源通信光网络1;通过第一光纤10与无源通信光网络1连接的一级分光器2;分别通过第二光缆20与一级分光器2的输出端连接的多个光网络单元3。图1中仅画出其中一个光网络单元3。本实施例中,一级分光器2设置在一级分光机柜内,该一级分光器2采用1:32分光器,将光信号平均分配。第一光缆10为48芯光缆。第二光缆20为6芯光缆。
光网络单元3包含多个快速以太网接口,其第一个快速以太网接口与抄表集中器41连接,抄表集中器41分别与多个表计连接,各表计分别对各用户用电信息进行采集;其第二个快速以太网接口通过五类线30与用户数据终端42连接,用于数据业务;其第三个快速以太网接口通过五类线30与用户视频终端43连接,用于视频业务;其第四个快速以太网接口通过五类线30与家庭网关44连接,用于用户端综合业务(数据业务、视频业务、语音业务)数据传输。用户数据终端42可以是计算机等设备,用户视频终端43可以是电视机等视频设备。
本实用新型能够高速稳定的传输各种多媒体数据,能够充分利用光纤中的多根纤芯,实现不同网络、不同设备、不同业务内容如数据、视频、语音之间的互联互通,网络资源利用率高。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天电通信网络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天电通信网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235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