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工位真空成型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23327.0 | 申请日: | 2013-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78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郑风;沈凌;张意彬;朱明;张琳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B29C51/10 | 分类号: | B29C51/10;B29C5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工位 真空成型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成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工位真空成型机构。
背景技术
真空成型是指通过抽真空改变压差使加热的塑料片材贴到模具型面上的成型方法,又称为吸塑,是一种塑料加工工艺,主要原理是将平展的塑料硬片材加热变软后,采用真空吸附于模具表面,冷却后成型,广泛用于塑料包装、灯饰、广告、装饰等行业。在假肢、矫形器制作、装配时也用到真空成型工艺,然而现有的真空成型机构整体结构复杂,成套设备价格昂贵,同时一套设备提供的工位数量较少,无法满足大规模的生产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真空成型机构结构复杂,成本高,同时提供的工位数量较少,无法满足大规模生产使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工位数量多,能满足大规模生产使用的多工位真空成型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工位真空成型机构,包括储气罐和与储气罐连接的真空泵,所述的储气罐、真空泵都为两个,每个储气罐单独与真空泵连接,两个储气罐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主气管,每根主气管的侧面都连接有若干真空管,两根主气管上的对应位置各取一根真空管构成一组真空吸嘴,真空吸嘴的外侧设有连接套。每组真空吸嘴都由两根单独的真空管并联组成,共同进行真空成型作业,更加稳定、可靠,整体结构也相对简单,成本低;同时由于两个真空泵、储气罐单独作业,真空效果好,两根主气管上可以设置多组真空吸嘴,即一个真空成型机构内有多组真空吸嘴,从而能实现多工位一起工作,能满足大规模生产使用。
作为优选,所述的真空管的外端连接有金属管,所述的一组真空吸嘴上的两根金属管同时和连接套连接,连接套的外侧固定有连接杆。真空管为塑料管,外端连接金属管,金属管不易损坏,从而提高使用寿命,同时金属管便于连接使用,连接套把两根金属管并列套在一起,在工作台上安装有台虎钳,连接杆用台虎钳夹持定位,使用更加方便。
作为优选,储气罐与真空泵之间设有截止阀,储气罐上设有真空压力表。截止阀便于控制管路上的气体流动,真空压力表能显示、测量储气罐内的压力。
作为优选,每根真空管上都设有两个真空压力表,两个真空压力表之间的真空管上也设有截止阀。该处的真空压力表能显示每个工位上真空管内的压力,截止阀便于单独的控制每个真空吸嘴。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工位数量多,能满足大规模生产使用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储气罐1 真空泵2 主气管3 真空管4 真空吸嘴5 连接套6 金属管7 连接杆8 截止阀9 真空压力表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的一种多工位真空成型机构,包括两个储气罐1、两个真空泵2,每个储气罐1单独通过管子与真空泵2连接,储气罐2与真空泵1之间的管路上设有截止阀9,储气罐2上设有真空压力表10,两个储气罐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主气管3,两根主气管3平行分布,每根主气管3的侧面都连接有若干真空管4,两根主气管上的对应位置各取一根真空管4构成一组真空吸嘴5,真空管4的外端连接有金属管7,一组真空吸嘴上的两根金属管7同时和连接套6连接,连接套6的外侧固定有连接杆8,每个工位上都安装有台虎钳,台虎钳夹持连接杆,从而对真空吸嘴进行定位,使用更加方便;每根真空管上都设有两个真空压力表,两个真空压力表之间的真空管上也设有截止阀,真空压力表便于观察每个真空吸嘴内的压力,而截止阀则便于单独控制每个真空吸嘴的使用。该种多工位真空成型机构中,真空吸嘴的数量可以达到二十组以上,因此能适用于二十个以上的工位同时使用,同时,每组真空吸嘴都由两根单独的真空管并联组成,共同进行真空成型作业,更加稳定、可靠,整体结构也相对简单,成本低,由于两个真空泵、储气罐单独作业,真空效果好,能满足大规模生产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工位数量多,能满足大规模生产使用的有益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未经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233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母植入机上的供料夹座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纺丝用螺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