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门窗套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23203.2 | 申请日: | 2013-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60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张鸣;沈执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门窗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1/34 | 分类号: | E06B1/34;E06B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皋吉甫 |
地址: | 1011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门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装修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提高建筑物门窗防水性能,避免更换门窗破坏窗洞口装修,且具有装饰性的多功能新型门窗套。
背景技术
目前,木门窗套广泛应用于民、商用建筑及住宅室内一侧,室外一侧或无窗套或采用无机材料窗套。木门窗套纹理清晰,款式多样,造型厚实美观,手感光滑、环保,且具有自然艺术魅力。但木门窗套一旦受潮或者温差过大,则容易变形、开裂,耐久性大大降低;此类做法不易更换门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普遍使用的木门窗套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不易变形、容易更换的新型门窗套,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门窗套,包括一对侧门窗套3、一上门窗套1和一下门窗套2,所述各窗套为U形,中间设置有预留缝;所述各窗套通过螺栓从预留缝位置与B型梁柱4固定连接;一对侧门窗套安装在B型梁柱4两侧,上门窗套1和下门窗套2分别安装在B型梁柱4的上下。
进一步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侧门窗套3两侧的两个角上设置有直角卡槽;所述上门窗套1两侧的两个角上也设置有直角卡槽;所述下门窗套2室内一侧的角上设置有直角卡槽,室外一侧设置有条状卡槽;所述各个角上的卡槽与B型梁柱4相配合卡紧连接。
进一步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一对侧窗套3的两侧设置有“十”字加强筋5。
进一步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门窗套1室外一侧排水孔和滴水线7;所述排水孔分为上排水孔61和下排水孔62,两排水孔之间为一空腔,滴水线7设置在下排水孔62下方。
进一步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门窗套2室内一侧设置有挡水条8,室外一侧为向下倾斜的坡面。
本实用新型是以石材加工产生的石粉(废弃物)为主,添加一定比例具有较好粘接作用的材料及其他助剂,经挤出成型生产的门窗套,易于安装或更换,防腐耐磨,坚固耐久,便于工厂化、成套化、标准化生产,施工简单,无噪音,环保,促进了低碳建筑产业化的发展。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门窗套与墙体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室外A-A剖面详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上门窗套的室外B-B剖面详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下门窗套的室外B-B剖面详图;
图5 是本实用新型的上门窗套结构示意图;
图6 是本实用新型的下门窗套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门窗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与墙体的外形示意图,包括一对侧门窗套3、一上门窗套1和一下门窗套2。如图2、3、4所示,各窗套为U形,中间设置有螺栓;所述各窗套通过螺栓与B型梁柱4固定连接,一对侧门窗套安装在B型梁柱4两侧,上门窗套1和下门窗套2分别安装在B型梁柱4的上下。
如图2、图7所示,所述侧门窗套3的安装通过钉在预留缝里的螺栓与B型梁柱4连接,并且侧门窗套3两侧的两个直角卡槽也与B型梁柱严密卡接,侧门窗套3两侧的“十”字加强筋增强了侧门窗套3的承压强度。
如图3、图5所示,所述上门窗套1的安装通过钉在预留缝里的螺栓与B型梁柱4连接,并且上门窗套1两侧的两个直角卡槽也与B型梁柱4严密卡接。上门窗套1外侧设有排水孔和滴水线7。当有水进入时,水会沿上排水孔61流到空腔,然后从下排水孔62流出,进而沿上窗套最下侧的滴水线7滴下。
如图4、图6所示,所述下门窗套2的安装通过钉在预留缝里的螺栓与B型梁柱4连接,并且下门窗套2室内一侧的角卡槽和室外一侧的条状卡槽也与B型梁柱严密卡接。下门窗套2室内一侧设有挡水条8,用来阻挡外部水进入室内;室外一侧设有流水坡面9,以防止室外水倒流入室。
上述技术方案的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所作的公开,并不能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所界定的内容为准。任何熟习本技术领域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或等同替换,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门窗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门窗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232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扩径头润滑环油路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具有隔音效果的汽车发泡海绵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