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零部件存放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22866.2 | 申请日: | 2013-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35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师平;黄慰方;潘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柳新汽车冲压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61/00 | 分类号: | B65D6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李彦孚;吴伟文 |
地址: | 545006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零部件 存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是一种汽车零部件存放架。
背景技术
汽车有成千上万个零部件,在其生产制造过程中也就涉及到成千上万个零部件的组装,这么多零部件的存放也就成较为重要的问题,目前有一种汽车零部件存放架,由外框架和设在外框架内的多层用于存放汽车零部件的内框架组成,多层内框架自上而下依次固定在外框架上,相邻两层内框架之间形成存放汽车零部件的空间,此种结构的存放架解决零部件多,存放占用场地大的问题,但由于此存放架的多层内框架均固定设在外框架上,相邻内框架会干涉零部件的存取,存取较为困难,存取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存取方便快捷、存取效率较高的汽车零部件存放架。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汽车零部件存放架,包括外框架和设在外框架内的多个用于存放汽车零部件的内框架,所述的多个内框架自上而下依次设在外框架上,所述内框架的一端均和外框架转动连接,所述内框架的另一端均设有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和下层的内框架相抵,所述的内框架和外框架之间均设有用于支撑内框架的支撑机构。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汽车零部件存放架和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由于本结构的内框架和外框架转动连接,并且内框架和外框架之间设置支撑机构,内框架在外框架内自由转动,并且根据情况利用支撑机构进行支撑,在存放架上存取零部件时,可以将上一层的内框架翻转,存取零部件后将内框架水平放置,继续存取上一层或下一层的零部件,两相邻的内框架通过翻转不会干涉零部件的存取,设置的支撑板能使内框架在放置零部件的稳固性,零部件存取方便快捷,效率提高,也有助于生产制造效率的提高。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机构是指气弹簧,所述气弹簧的一端和外框架连接,所述气弹簧的另一端和内框架连接,气弹簧支撑效果好,使用方便,应用较为广泛,易于采购。
作为优选,所述的转动连接是指内框架的一端通过活页和外框架连接,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作为优选,所述的内框架上设有用于放置汽车零部件的多个卡槽,所述的卡槽内设有橡胶垫,该结构有利于零部件的放置,也避免了零部件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零部件存放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汽车零部件存放架的内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框架,2、内框架,3、支撑横条,3.1、卡槽,4、支撑板,5、气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汽车零部件存放架,包括外框架1和多个内框架2,多个内框架2设在外框架1内,且自上而下依次设在外框架1上,两个内框架2之间形成存放汽车零部件的空间,每一个内框架2的一端均和外框架1转动连接,内框架2的另一端均设有支撑板4,支撑板4和下层的内框架2相抵,也就是支撑板4的一端和内框架2连接,支撑板4的另一端在未翻转时即位于水平位置时和下一层的内框架2相抵,最下层的内框架2上的支撑板4和外框架1相抵,每个内框架2和外框架1之间均设有用于支撑内框架2的支撑机构。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支撑机构是指气弹簧5,气弹簧5的一端和外框架1连接,气弹簧5的另一端和内框架2连接,也就是气弹簧5的缸体和外框架1连接,气弹簧5推杆的一端和内框架2连接;外框架1的后端设有立柱,外框架1内的多个内框架2均和外框架1转动连接,具体也就是说内框架2的一端通过活页和外框架1上的立柱转动连接;内框架2上设有用于放置汽车零部件的支撑横条3,支撑横条3上设有多个卡槽3.1,卡槽3.1内设有和卡槽3.1形状一致的橡胶垫。
本实用新型在存放架上存取零部件时,可以将上一层的内框架2翻转,存取零部件后将内框架2水平放置,继续存取上一层或下一层的零部件,两相邻的内框架2通过翻转不会干涉零部件的存取,设置的支撑板4能使内框架2在放置零部件的稳固性,零部件存取方便快捷,效率提高,也有助于生产制造效率的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柳新汽车冲压件有限公司,未经柳州柳新汽车冲压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228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