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药液载体颗粒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22167.8 | 申请日: | 2013-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84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强俊;何杰;徐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N25/08 | 分类号: | A01N25/08;A01N25/12;A01P1/00;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408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药液 载体 颗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池塘养殖的投药技术。尤其是一种能够使液体药品通过载体颗粒沉入池塘底部,然后在池塘底部进行释放,药品在池塘底部产生作用,对中上层水体影响小的药液载体颗粒及其制作方法和施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池塘养殖生产过程中,随着养殖的进行,在池塘底部累积和滋生一些有害物,会对鱼类的生长和成活产生重要影响,此时需要对池塘底部进行药物消毒。目前,池塘施用液体药品主要采用泼洒的方法。药物泼洒后,要通过溶解水体才能对达到池塘底部,一方面:由于池塘养殖所用药物遇水后药效作用的时间短,在到达池塘底部时一部分药效已经消失;另一方面:池塘水体中药物要达到足够浓度后才能对池塘底部产生作用,大部分药品溶解并浪费在水体中。这样不但增加了用药数量,对水体造成污染,增加养殖鱼类的风险,而且施药效果也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带水池塘不能直接进行池塘底部施用液体药品的弊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药液载体颗粒。载体颗粒附载液体药品,沉入池塘底部,然后进行药物释放,达到对带水池塘底部直接施用液体药品进行消毒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药液载体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为球形,其内部充满气泡状空穴,外部包裹有密布毛细孔的硬质外壳。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颗粒直径为5-8mm。
一种药液载体颗粒的制作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 将粉状粘土和细木屑按照体积比为1份粘土2份细木屑,二者充分混合,加水和成半固体,制成球形颗粒,晒干;
(2) 用粘土制成稀泥浆均匀喷涂在步骤(1)中的球形颗粒外表面,并晒干;
(3) 将步骤(2)中的球形颗粒进行烧结,使内部细木屑炭化形成气泡状空穴;至不再有烟冒出时,退火,冷却,使外壳硬化并密布毛细孔,制成载体颗粒。
一种药液载体颗粒的施用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 药品的附载:在平底容器内均匀排一层药液载体颗粒,然后缓慢倒入少量液体药品,使药液在容器底部铺展开,空载的药液载体颗粒吸附液体药品,通过毛细现象充满空载的药液载体颗粒,当不再吸附药品时取出备用,即成为包含有药品的药液载体颗粒;
(2) 药液载体颗粒的施用: 药液载体颗粒均匀散播在池塘中,沉入池塘底部,到达底部后随着时间逐渐释放,使池塘底层形成一定浓度的药品。
上述方法中每毫升药液附载20个空载药液载体颗粒,投放密度为每亩约3000个药液载体颗粒,每亩所用药液体积为约150毫升;当每亩所需的药液量低于150毫升,用水稀释至150毫升再进行附载。
本实用新型能够仅对带水池塘底部进行直接消毒,具有用药量少,施药效果好,对水体污染小,对池塘中养殖的鱼类影响小,操作方便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药液载体颗粒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药液载体颗粒,为球形,其内部充满气泡状空穴2,外部包裹有密布毛细孔的硬质外壳1。所述颗粒直径为5-8mm。
下述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一、载体的制作:原料:粘土、细木屑(锯沫)。粘土粉碎呈面状。按照体积比为1份粘土2份细木屑,二者充分混合,加水和成半固体,制成圆形黄豆大小颗粒,晒干,然后用粘土制成的稀泥浆在其表面均匀喷涂一薄层,再次晒干,然后进行烧结,至不再有烟冒出时,退火,冷却,制成了空载药液载体颗粒。在烧结过程中,细木屑炭化形成气泡状空穴;退火,冷却,使外表面硬化并密布毛细孔。
二、药品的附载:在平底容器内均匀排一层空载药液载体颗粒,然后缓慢倒入少量液体药品,使药液在容器底部铺展开,空载药液载体颗粒吸附液体药品,通过毛细现象充斥空载药液载体颗粒。当不再吸附药品时取出备用,即成为包含有药品的药液载体颗粒。
三、药品稀释与空载颗粒附载量:每毫升药液需要20个空载药液载体颗粒进行附载,每亩需要投放约3000个药液载体颗粒(平均每平方米约4.5个),这样每亩所用药品体积约为150毫升。如果每亩所需的药液量低于150毫升,要用水稀释至150毫升再行附载。
四、载体颗粒的施用:8月底,对主养草鱼的池塘底部进行消毒,所用药品为复合碘溶液。池塘面积5亩,水深1.8米,使池塘底部30厘米高度范围水体内复合碘溶液浓度达到0.2毫升/立方米水体,需要药品量为:5×666.7×0.3×0.2=200(毫升),取200毫升复合碘溶液稀释至750毫升,需要750×20=15000粒空载颗粒吸附成载体颗粒。
载体颗粒在池塘中均匀散播后,很快沉入池塘底部,由于载体颗粒表层比较致密,在下沉过程中内容药液极少外散,到达底部后随着时间逐渐释放,在2个小时内使池塘底层30厘米高的水体范围内的复合碘溶液浓度达到0.2毫升/立方米水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221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适应频率电荷泵电路
- 下一篇:一种直线电机抱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