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电器柜灭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21166.1 | 申请日: | 2013-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14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孙宽来;汪旭;高利军;杨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库柏爱迪生(平顶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9/30 | 分类号: | H01H9/30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时国珍 |
地址: | 467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电器 柜灭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组合电器柜中提高转移电流参数的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组合电器柜灭弧装置。
背景技术
在组合电器柜中,由于熔断器熔丝熔化的时间差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减少,三相熔断器中有一首开相,三相熔断器的熔断时间差为Δt;
当首开相动作后,撞击器击出,此时可能会出现另二相熔断器尚未熄弧开断而撞击器击出形成负荷开关切断故障电流,原本应由熔断器承担的开断任务现转移至负荷开关承当,熔断器与负荷开关转移开断职能时的三相对称电流就叫“转移电流”;
由于负荷开关开断短路电流能力有限,在组合电器柜中,为提高转移电流参数值,就需提高对应负荷开关的灭弧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电网电流参数日益提高的情况下,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柜中转移电流亟待提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电器柜灭弧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组合电器柜灭弧装置,包括消弧线圈、消弧线圈引弧杆、动触头、开关主轴、开关静触头和开关母线,所述消弧线圈和开关静触头均设置在开关母线上,消弧线圈引弧杆设置在消弧线圈上,消弧线圈引弧杆的端部与开关静触头之间的距离为4.5~5.5mm,动触头设置开关主轴上且可绕开关主轴在合闸位置与分闸位置之间转动,动触头位于分闸位置时,动触头中心线与消弧线圈的轴心在同一条直线上,且动触头与消弧线圈之间的距离为30~32mm;
所述的消弧线圈引弧杆的端部与开关静触头之间的距离为5mm;
所述动触头位于分闸位置时,动触头与消弧线圈之间的距离为31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负荷开关动触头分闸运动区间添加消弧线圈的方法,使得当开关分闸时,所产生的电弧由消弧线圈引弧杆引至消弧线圈,并在消弧线圈内熄灭,可有效防止由于电弧漂移或拉弧导致的内部燃弧故障、导致开关失效。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消弧线圈,2、消弧线圈引弧杆,3、动触头,4、开关主轴,5、开关静触头,6、开关母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所示:一种组合电器柜灭弧装置,包括消弧线圈1、消弧线圈引弧杆2、动触头3、开关主轴4、开关静触头5和开关母线6,所述消弧线圈1和开关静触头5均设置在开关母线6上,消弧线圈引弧杆2设置在消弧线圈1上,消弧线圈引弧杆2的端部与开关静触头5之间的距离为5mm,动触头3设置开关主轴4上且可绕开关主轴4在合闸位置与分闸位置之间转动,动触头3位于分闸位置时,动触头3中心线与消弧线圈1的轴心在同一条直线上,且动触头3与消弧线圈1之间的距离为31mm;
在组合电器气箱内部为充有额定压力0.035Mpa的SF6气体,用来作为灭弧介质;当负荷开关分闸时,机构带动开关主轴4由合闸位置运动到分闸位置,分闸过程所产生的电弧由消弧线圈引弧杆2引至消弧线圈1,并在消弧线圈1内熄灭电弧,从而达到灭弧的效果,提高了负荷开关的灭弧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库柏爱迪生(平顶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库柏爱迪生(平顶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211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