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器收线盒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20746.9 | 申请日: | 2013-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64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冬雷;王进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德豪润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72 | 分类号: | H01R13/72;H01R13/4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王昕;李双皓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器 收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条带或细丝状材料的重复放出和重复存储的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器收线盒。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器收线盒一般包括外壳、收线盘组件、电源线及导电组件,收线盘组件包括枢设在外壳内的收线盘和卷簧,电源线卷绕于所述收线盘上,导电组件包括设置在收线盘外壁上的火线动金属环和零线动金属环以及设置于外壳内壁上的火线静金属环和零线静金属环,火线动金属环和零线动金属环分别与火线静金属环和零线静金属环相互滑动接触,所述电源线的火线和零线的内端分别与火线动金属环和零线动金属环电气连接。由于火线动金属环和零线动金属环设置在收线盘同一侧的外壁上,且火线静金属环和零线静金属环设置在外壳同一侧的内壁上,火线动金属环、零线动金属环、火线静金属环和零线静金属的周长较长,转动导电组的零件体积需要更大,这样会浪费更多的材料。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器收线盒,其导电组件的零件体积小,节省材料。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电器收线盒,包括:
外壳;
收线盘组件,包括收线盘和卷簧,所述收线盘可绕轴线A转动地设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卷簧设置于所述收线盘与所述外壳之间;
电源线,卷绕于所述收线盘上;
导电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收线盘上的L极动导电片和N极动导电片,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壳内壁上的L极静导电片和N极静导电片,所述L极动导电片和所述N极动导电片分别与所述L极静导电片和所述N极静导电片相互滑动接触,且所述L极动导电片和所述N极动导电片分别与所述电源线的火线和零线电气连接;所述L极动导电片和所述N极动导电片沿所述轴线A的方向间隔布置,所述L极静导电片设置于所述收线盘一侧的所述外壳的内壁上,所述N极静导电片设置于所述收线盘另一侧的所述外壳的内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线盘的中心设置有中心孔,所述L极动导电片和所述N极动导电片设置在所述中心孔内,所述收线盘两侧的所述外壳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中心轴和第二中心轴,所述L极静导电片和所述N极静导电片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中心轴和所述第二中心轴上,所述第一中心轴和所述L极静导电片从所述中心孔的一端插入所述中心孔内,所述第二中心轴和所述N极静导电片从所述中心孔的另一端插入所述中心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L极静导电片和所述N极静导电片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中心轴和所述第二中心轴的端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L极静导电片和所述N极静导电片均包括第一本体部和设置于该第一本体部边缘的向一侧延伸的第一插脚部,所述第一中心轴和第二中心轴的端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所述L极静导电片的所述第一插脚部插入对应的所述第一插孔内,所述N极静导电片的所述第一插脚部插入对应的所述第二插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L极静导电片和所述N极静导电片的所述第一本体部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定位凸起,所述第一中心轴和第二中心轴的端面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凸起配合的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凸起位于对应的所述定位凹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L极静导电片和所述N极静导电片的所述第一本体部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银触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L极动导电片和所述N极动导电片均包括第二本体部和自该第二本体部向相反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二插脚部,所述中心孔的壁上设置有两个相对的第一插缝和两个相对的第二插缝,所述L极动导电片的两个所述第二插脚部分别插入两个所述第一插缝内,所述N极动导电片的两个所述第二插脚部分别插入两个所述第二插缝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L极动导电片和所述N极动导电片的所述第二本体部上设置有非闭合镂空,由该非闭合镂空围成弹性接触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器收线盒,由于导电组件位于收线盘的轴线A上,因此导电组件转动的周长最短,导电组件的零件体积更小,加工工艺更加简单,更加节省材料,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电器收线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电器收线盒的N极静导电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电器收线盒的第二外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电器收线盒的N极动导电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电器收线盒的收线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德豪润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德豪润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207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