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化气动通风蝶阀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20633.9 | 申请日: | 2013-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43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董世财;冯忠海;候彦峥;陈兴州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山电磁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22 | 分类号: | F16K1/22;F16K1/48;F16K31/12;F16K31/06;F16K31/60 |
代理公司: | 沈阳利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209 | 代理人: | 刘忠达 |
地址: | 1143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气动 通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特别是涉及用于中压气体介质控制的一体化气动通风蝶阀。
背景技术
作为舰船仓室通风系统的重要附件——气动通风蝶阀,在舰船通风系统中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单作用执行机构采用一台电磁阀;双作用执行机构采用两台三通电磁阀或一台四通电磁阀控制,并且气源控制压力在0.8MPa以下居多,电磁阀一般放置在控制箱内,通过管路系统与蝶阀的气动执行机构相连接。这种结构形式使控制系统繁琐、庞大,维修不便,安装位置受限,气源管路和电源布置繁杂等不足。同时,现有的产品不能满足介质压力高和湿热、高温、盐雾、霉菌等海洋特殊环境条件的要求,无法适应系统的使用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承受压力高、体积小、重量轻、辅助管路和电路少、易于布置安装,电磁阀、蝶阀、气动执行机构全部采用不锈钢或具有耐海洋气候的铜合金材料加工,可满足三防等特殊环境条件要求的一体化气动通风蝶阀。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体化气动通风蝶阀,包括一体化电磁阀、一体化气动执行机构、一体化通风碟阀。所述一体化电磁阀是一体化双电控三位四通中压电磁阀,一体化电磁阀的集成阀体上设有共用介质进口端、共用介质出口端、第一工作口、第二工作口、五个安装孔,电磁阀的线圈组外部有线圈防护外壳,将线圈组封闭其中,线圈防护外壳设引线孔,线圈引线通过引线孔直接进入信号装置接线盒内,电磁阀线圈控制引线、信号反馈装置引线全部在信号装置反馈接线盒内,并从一个引线孔引出,一体化电磁阀通过五个安装孔与一体化气动执行机构以螺钉固定连接,一体化气动执行机构与一体化通风碟阀以螺钉固定连接。所述一体化气动执行机构的气缸轴下端内孔与一体化通风碟阀的碟阀方轴端相配合进行开关阀传动。
上述的一体化双电控三位四通中压电磁阀,其集成阀体的上端安装有手动装置,并用圆柱销固定,双电控的电磁线圈放置于一壳体内并通过一个引线螺钉将线引入信号壳体内。
上述的一体化气动执行机构,包括气缸体、活塞、气缸轴、端盖、接线盒、限位螺钉、调节阀芯、挡环和推力轴承。气缸体设成圆孔结构的活塞腔,气缸轴于活塞腔中部穿装,其活塞腔部位气缸轴设成齿轮轴,活塞一侧设成为齿条,结构相同的两个活塞布设在气缸轴的齿轮轴两侧,使活塞上的齿条与齿轮轴啮合。接线盒固定连接在气缸体上部,气缸体两端分别螺纹连接端盖,限位螺钉安装在端盖内侧,调节阀芯放置在端盖内侧的调节孔内,气缸轴下端设八角形内孔与蝶阀轴相连,气缸轴用挡环固定,在挡环与气缸轴轴肩之间设置推力轴承,气动执行机构与蝶阀上法兰直接采用四螺钉紧固。
上述的一体化通风碟阀,包括阀体、阀板、上阀轴、下阀轴、阀座密封圈、密封圈压环、紧固板、轴承挡环、轴套、衬套压板。上阀轴和下阀轴分别采用圆柱销固定在阀板的上下两端,阀板通过上阀轴和下阀轴安装在阀体上,下阀轴采用两组推力轴承支撑在阀体下部,轴承挡环装在两组推力轴承之间,上阀轴装在阀体上部的轴套内,用衬套压板压紧。阀座密封圈通过密封圈压环及紧固板装在阀座上密封,阀座密封采用可调式结构,可调节阀座密封圈的压缩量。
上述的一体化电磁阀、一体化气动执行机构、一体化通风碟阀均采用直连式结构,相互连接用螺钉固定。
上述的一体化气动执行机构的气缸轴上端设成方轴端,可通过普通板手转动进行开关阀操作。
上述的蝶阀阀体、阀板、电磁阀集成阀体、气缸端盖、接线盒及接线盒盖均采用奥氏体不锈钢制造。
上述的上阀轴、下阀轴、电磁阀阀杆均采用沉淀硬化不锈钢制造。
上述的一体化电磁阀的导磁材料均采用精密软磁合金材料制造。
上述的一体化气动执行机构的气缸体采用铜合金制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
1、电磁阀阀体高度集成,实现了一体化功能。通过将原两台三通分体的阀体集成为一个阀体,大大缩小了电磁阀的体积,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维修性,简化了安装程序,降低了劳动强度和产品造价,产品综合性能提高明显。
2、电磁阀的高度集成化和一体化,大大减少了高压气动管路的数量和长度,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原两台三通电磁阀将配用六根气源管路和近11个气动接头,高压空气泄漏趋势明显,同时由于高压管路布置的区域和面积较大,提高了危害人身和设备安全的危险。本一体化产品可直接与气动执行机构无缝对接,取消管路多达四条,安全性显著提高,并且产品的造价和安装劳动强度大大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山电磁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鞍山电磁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206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