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振动系统和应用该振动系统的电声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20401.3 | 申请日: | 2013-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80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贺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声声学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9/02 | 分类号: | H04R9/02;H04R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振动 系统 应用 电声 器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振动系统和应该该振动系统的电声器件
【背景技术】
在移动电话等便携设备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产品的功能性要求越来越强,特别是对于移动电话的音乐欣赏这一功能,其声音的音质效果更是人们追求的热点,由此,对于便携设备中的电声器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振动系统作为电声器件的关键部分,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电声器件的性能。
相关技术的振动系统包括振膜和驱动振膜运动的音圈,振膜包括折环和贴设于折环的加强部,通常的加强部为平加强部,加强部不大于音圈的外径,折环的内径与音圈的外径相等。这样的结构,当磁路系统的尺寸一定后,振膜的有效辐射面积不能进一步扩大,无法进一步提升电声器件的声学性能。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振动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结构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增加振膜有效辐射面积,提升声学性能的振动系统。
根据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振动系统,其包括振膜和驱动振膜的音圈,所述振膜包括球顶部和连接球顶部的折环,所述折环和所述音圈均设有内边缘和与之相对的外边缘,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贴设在球顶部中央的加强部,所述加强部不超过音圈的外边缘,所述折环的内边缘超过音圈的外边缘,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环绕所述加强部并贴设在球顶部上的悬边,所述悬边至少有部分投影位于折环的内边缘和音圈的外边缘之间。
优选的,所述加强部贴设在球顶部的上表面,所述音圈抵接在球顶部的下表面。
优选的,所述悬边与加强部之间具有间隙。
优选的,所述悬边和球顶部为不同硬度的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悬边的硬度大于所述加强部的硬度。
优选的,所述悬边的内径小于音圈的外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声器件,其包括如上所述的振动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振动系统,利用悬边结构,可以扩大振膜的有效辐射面积,提升产品的灵敏度,减小振膜振幅,提升产品的耐功率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振动系统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声器件的组合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A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振动系统的分解示意图。其包括振膜1和驱动振膜1振动的音圈2。振膜1包括球顶部112和环绕所述球顶部112的折环11。
振动系统还包括贴设于球顶部112表面的加强部12,该加强部12为轻质平球顶,加强部12位于球顶部112的中央。所述振动系统还设有环绕所述加强部12并贴设于球顶部112的悬边13。加强部12贴设在球顶部112的上表面,音圈2抵接在球顶部112的下表面,即所述振膜1位于所述音圈2和加强部12之间。
所述折环11包括与球顶部112相连的内边缘1111和远离球顶部112的外边缘1112。所述音圈2包括靠近振膜1中央的内边缘21和与之相对,远离振膜1中央的外边缘22。
如图2和图3所示,加强部12不超过音圈2的外边缘22,即加强部12的覆盖面积不大于音圈2在振膜1上的投影。在本实施方式中,加强部12超过音圈2的内边缘21,即音圈2对加强部12产生一定的支撑作用,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实施例,该加强部12也可以部不超过音圈2的内边缘21,即其完全贴设在球顶部112的表面,仅靠球顶部112起到支撑的作用。
折环11的内边缘1111大于音圈2的外边缘22。悬边13至少有部分投影位于折环11的内边缘1111和音圈2的外边缘23之间。更有的,悬边13与加强部12之间具有间隙。这样可以使悬边13和加强部12分别独立控制振膜的发声。具体的,加强部12可以调节高频,悬边13调节低频。在本实施方式中,悬边13的内径小于音圈的外径,即音圈2对悬边13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当然,悬边13也可以完全位于音圈2的外边缘22和折环11的内边缘1111之间,即音圈2对悬边13不具有支撑作用,仅靠球顶部112起到悬边13的固定和支撑,也是可以实施的。这样的结构,可以扩大振膜的有效辐射面积,使振膜的有效振动面积占整个振膜面积的比例增大,从而可以大大地提升产品的灵敏度,减小振膜的振幅,提升产品的耐功率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声声学科技(常州)有限公司,未经瑞声声学科技(常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204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