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夹持式中央后视镜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20076.0 | 申请日: | 2013-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0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昱岗;张祖涛;李校培;孟冠军;王立朋;安冬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1/08 | 分类号: | B60R1/08 |
代理公司: | 成都博通专利事务所 51208 | 代理人: | 刘惠亭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夹持 中央 后视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无盲区中央后视镜。
背景技术
汽车在车体两侧装配有外后视镜,在车内装有中央后视镜。车内中央后视镜用于车后的情况。但为了避免对前排驾、乘空间的过多占用,中央后视镜宽度限制在20cm以内,导致其只能看到车后窗情况,而难以看到汽车侧后方的情况,而左右后视镜由于安装及视线问题对于汽车侧后方的物体同样难以观察到,于是就形成了一定的盲区。后视镜盲区的存在极大得威胁着驾驶人员和乘车人员的生命安全,如果车辆在行进过程中,后面的车辆处于驾驶员的视觉盲区内,那么在变道或转向时将会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尤其是在高速道路上驾驶时,人的视觉变窄,更易造成交通事故。据统计,由于后视镜盲区造成的交通事故在中国约占30%,在美国约占20%,并且70%高速公路变换车道发生的交通事故是由于后视镜盲区造成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夹持式中央后视镜,在高速道路上行驶或倒车等需要观测车后方及车体侧后方时,可将该夹持式中央后视镜夹持于已有的中央后视镜的吊杆上,扩大驾驶员的车后视野范围,消除视野盲区,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有效地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实现其发明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夹持式中央后视镜,包括镜片、镜壳;所述镜壳的背面中上部连接有横向的转轴,所述转轴套合在套筒内,套筒的背面连接有固定夹,固定夹夹在中央后视镜的吊杆上;所述镜片的长度为35-50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在慢速正常行驶时,取下本实用新型的夹持式中央后视镜,可用现有的中央后视镜及侧后视镜观测车后情况,能够保证行车安全;同时不占用前排空间,前排空间宽敞。在高速行驶及倒车时,则将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夹夹在中央后视镜的吊杆上,由本实用新型的夹持式后视镜代替已有的中央后视镜,观测车后空间,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镜片宽度为35-50cm,较之现有的20cm内的中央后视镜,其视觉范围大大扩大,再同左、右侧后视镜结合,能够完全覆盖车辆的两个侧后方和正后方,避免了现有后视镜无法观察车辆侧后方的现象,消除了视觉盲区,能够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有效地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二、利用固定夹将该本实用新型安装到已有的中央后视镜上,不需要对原有中央后视镜做改装,其安装、使用简单方便。同时,也不改变驾驶员的操作、驾驶习惯,利于推广。
上述固定夹的夹片的内表面设有橡胶垫。这样,固定夹既能很好地夹持在吊杆上,同进也不会对吊杆产生磨损或破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是:一种夹持式中央后视镜,包括镜片6、镜壳5。所述镜壳5的背面中上部连接有横向的转轴4,所述转轴4套合在套筒3内,套筒3的背面连接有固定夹1,固定夹1夹在中央后视镜的吊杆上;所述镜片6的长度为35-50cm。
本例的固定夹1的夹片的内表面设有橡胶垫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200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装饰字牌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可升降式地铁车体转运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