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热定捻纺纱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9217.7 | 申请日: | 2013-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06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赵焕臣;李广军;谢松才;亓焕军;赵兴波;赵鹏勃;刘军明;刘月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岱银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13/30 | 分类号: | D01H13/30;D01H13/28;D01H5/22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37207 | 代理人: | 陈冰 |
地址: | 271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热定捻 纺纱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定捻纺纱系统。
背景技术
为防止纱线的这种捻缩扭结现象,需要给纱线进行热湿定型。目前在控制纱线扭结方面,国内外专家学者都做过大量的研究,通常采用一种途径,就是利用纺织用蒸纱锅或蒸纱机对细纱管纱或者络筒后的筒纱进行蒸纱处理定捻定型。这种方式的不足在于,相当于增加了蒸纱一道工序,增加用工和水电气等能源的消耗,虽然也能达到较少纱线扭结定捻定型的目的,但是费时费力提高了成本。近年来国内出现的柔洁纺纱技术,是一种在加捻三角区进行瞬间联合加湿加热,通过降低纤维刚度来减少毛羽的方法,虽然该方法也能对纱线起到一定的定捻定型的效果,但是其方法的重点是改善纱线毛羽指标,不能彻底对强捻纱定型定捻,满足后道工序加工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热定捻纺纱系统,其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该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雾化渗透加湿预处理装置、牵伸装置、加热装置和导纱装置,牵伸装置包括后罗拉、后皮辊、中罗拉、中皮辊、前罗拉和前皮辊,其中后罗拉和与其位置相对应的后皮辊组成后牵伸组,中罗拉和与其位置相对应的中皮辊组成中牵伸组,前罗拉和与其位置相对应的前皮辊组成前牵伸组,前牵伸组通过皮圈连接中牵伸组,中牵伸组连接后牵伸组,后牵伸组通过导纱喇叭口连接雾化渗透加湿预处理装置,同时前牵伸组连接位于加捻三角区内的加热装置,导纱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导纱钩、钢丝圈和钢领,其中导纱钩连接加热装置。
该系统采用雾化加湿预处理装置后,处理剂对纤维的渗透性更强,有效消除各种纺织纤维原料纯纺混纺各种粗细环锭纺纱内应力和残余扭力,以达到减少纱线扭结,打绞现象,提高纱线内在以及外观质量的方法该实质上是一种先对未进入牵伸区的粗纱条纤维进行可控预加湿,使纤维模量和刚度降低,均匀纤维摩擦系数,再在加捻三角区加热最终使纱线定型定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雾化渗透加湿预处理装置3、牵伸装置、加热装置10和导纱装置依次连接,牵伸装置包括后罗拉12、后皮辊5、中罗拉13、中皮辊6、前罗拉14和前皮辊8,其中后罗拉12和与其位置相对应的后皮辊5组成后牵伸组,中罗拉13和与其位置相对应的中皮辊6组成中牵伸组,前罗拉14和与其位置相对应的前皮辊8组成前牵伸组,前牵伸组通过皮圈7连接中牵伸组,中牵伸组连接后牵伸组,后牵伸组通过导纱喇叭口4连接雾化渗透加湿预处理装置3,同时前牵伸组连接位于加捻三角区9内的加热装置10,导纱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导纱钩11、钢丝圈15和钢领16,其中导纱钩11连接加热装置10。
在环锭纺细纱机的每一个牵伸机构上,粗纱2从粗纱卷装1退绕后,通过雾化渗透加湿预处理装置3,经导纱喇叭口4进入牵伸装置进行牵伸,牵伸后的粗纱须条从前罗拉14、前皮辊8形成的前钳口输出,加热装置10对从前钳口输出进入加捻三角区9的预加湿加捻粗纱须条进行在线热定型处理,分别经过湿、热处理后的粗纱须条捻成细纱,依次经导纱钩11、钢丝圈15和钢领16,卷绕在细纱管17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岱银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岱银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92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络筒纱线毛羽减少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短流程缫丝的丝条预干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