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止非计划拔管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9024.1 | 申请日: | 2013-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48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陆晓燕;王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37 | 分类号: | A61F5/37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常亮 |
地址: | 21500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计划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止非计划拔管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各病房中,多数患者需要置入各种导管,例如人工气道、胸腔引流管、腹腔引流管、血透管等等,类似管道的置入,会使患者感到不舒服,患者就会用手去移动管道甚至自行将管道拔出,因为护理患者的低年资护士缺乏防范意识,对这类管道约束不到位,患者很容易将管道拔出或者中夜班护士疲劳,巡视监管不力,没有发现管道异常情况或者镇静药物剂量使用不充分,药物在预定时间内失效,患者移动管道,都会导致非计划拔管的出现,造成患者治疗方案的延误,甚至导致患者的重要脏器受损甚至功能衰竭,后果很严重。
为了减少非计划拔管现象的发生,医院一般使用约束手套,在患者管道置入完成后,将约束手套套在患者的手臂上,并通过约束带固定,约束手套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患者的手指活动,使患者不能轻易移动管道。约束手套一般为橡胶材质,橡胶比较软,患者可以将手指弯曲到一定程度,移动管道甚至拔出管道,不能有效的防止非计划拔管现象的发生。
因此,如何减少非计划拔管现象的发生,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非计划拔管工具,以减少非计划拔管现象的发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止非计划拔管工具,包括用于包裹患者手的工具本体和用于固定 所述工具本体的固定带,所述工具本体为软质玻璃材料制成的圆筒,所述圆筒的空间能够将所述患者手完全包裹在所述圆筒的空间内,所述工具本体的长度为L,患者手的长度为l,且L≥l。
优选的,在上述防止非计划拔管工具中,所述工具本体为由软质玻璃板与固定带配合卷制成的圆筒形工具本体。
优选的,在上述防止非计划拔管工具中,所述工具本体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工具本体圆周的孔,且所述孔内设置有固定带。
优选的,在上述防止非计划拔管工具中,所述工具本体与患者手之间具有透气空间。
优选的,在上述防止非计划拔管工具中,所述工具本体上开设有透气孔。
优选的,在上述防止非计划拔管工具中,所述固定带为约束带。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止非计划拔管工具,工具本体为由软质玻璃材料制成的圆筒,软质玻璃具有一定的硬度,且工具本体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患者手的长度,通过固定带将工具本体固定在患者的手上,因为工具本体将患者的手全部套在了工具本体的空间内,患者的手碰不到身上置入的管道,同时工具本体具有一定的硬度,患者手指弯曲时工具本体不会随着手指的弯曲而变形,使得患者不能移动管道,达到了防止非计划拔管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止非计划拔管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非计划拔管工具,以减少非计划拔管现象的发生。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止非计划拔管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防止非计划拔管工具,包括工具本体1和用于固定工具本体1的固定带,工具本体1为软质玻璃材料制成的圆筒,工具本体1的长度为L,患者手的长度为l,且L≥l。
本方案提供的工具本体1为由软质玻璃材料制成的圆筒,工具本体1可以是由软质玻璃材料制成的圆筒,软质玻璃具有一定的硬度,当患者的手指弯曲时,工具本体1不会随着手指的弯曲发生变形,同时工具本体1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患者手的长度,保证患者的手不会接触到身体上置入的管道,使用时,将工具本体1固定在患者的手上,再将患者的手与工具本体1固定在床栏上。优选的工具本体1的长度较患者的手的长度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90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