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蓄电池支架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8741.2 | 申请日: | 2013-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83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胡文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鹏得基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4 | 分类号: | B60R16/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晓兵;梁展湖 |
地址: | 400052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蓄电池 支架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蓄电池支架总成。
背景技术
蓄电池是轿车的关键供电部件,蓄电池安装支架除必须有足够的强度以保证蓄电池的疲劳寿命,足够的静刚度以保证其装配和使用的要求外,还应有合理的动态特性以达到控制振动与噪声的目的。传统的蓄电池支撑架结构通常由水平底板、对称设置在水平底板两侧的左竖直支撑板和右竖直支撑板构成,形成“几”字形结构,左右竖直支撑板起到的是限制蓄电池在在水平底板上左右移动,水平底板起到支撑作用,这种支撑架结构具有安装复杂、结构较弱,蓄电池安装稳定性较低的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稳定,安装简单的蓄电池支架总成 。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汽车蓄电池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条形的底板和相对于底板倾斜设置的限位板Ⅰ,所述限位板Ⅰ具有固定端和自由端,限位板Ⅰ的固定端与底板长度方向的一端固定连接,使限位板与底板的倾斜角呈锐角;所述底板长度方向的用于限制蓄电池向该端移动的限位部。
作为优化,所述底板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具有的限位部包括与底板的倾斜角为钝角的限位板Ⅱ和水平设置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端与限位板Ⅱ顶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上沿底板宽度方向的两端具有两个安装通孔Ⅰ。
作为优化,所述底板上还具有向限位板Ⅰ的自由端延伸的限位突起且该限位突起位于限位板Ⅰ的自由端的正下方。
作为优化,所述底板长度方向的一侧具有两个突耳。
作为优化,所述限位板Ⅰ为向底板凹陷的弧形板。
作为优化,所述限位板Ⅰ的自由端具有向其固定端凹陷的凹槽。
作为优化,所述限位板Ⅰ的自由端位于所述凹槽的两侧具有对称设置的安装通孔Ⅱ。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蓄电池支架总成,由于只需要将限位板Ⅰ的固定端固定连接在底板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即可,安装简单;蓄电池放置在底板限位部和限位板Ⅰ的自由端之间,相当于对角线固定,蓄电池安装稳定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为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中, 底板10,限位板Ⅱ12,安装板14,安装通孔Ⅰ15,限位突起16,突耳18,
限位板Ⅰ20,凹槽22,安装通孔Ⅱ2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3,汽车蓄电池支架总成,包括长条形的底板10和相对于底板10倾斜设置的限位板Ⅰ20,限位板Ⅰ20最好为向底板10凹陷的弧形板,限位板Ⅰ20具有固定端和自由端,限位板Ⅰ20的固定端与底板10长度方向的一端固定连接,使限位板与底板10的倾斜角呈锐角;限位板Ⅰ20的固定端最好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底板10长度方向的一端上,底板10长度方向的用于限制蓄电池向该端移动的限位部,该限位部呈倒“L”形,具体包括与底板10的倾斜角为钝角的限位板Ⅱ12和水平设置的安装板14,安装板14的一端与限位板Ⅱ12顶部固定连接。底板10、安装板14和限位板Ⅱ12最好为一体结构,这样不但安装更加方便,而且限位稳定性和准确性更高。为了便于安装,可以在安装板14上沿底板10宽度方向的两端设置两个安装通孔Ⅰ15,该安装通孔Ⅰ15最好是螺纹孔。
为了进一步提高对蓄电池的限位的稳定性,底板10上还具有向限位板Ⅰ20的自由端延伸的限位突起16,且该限位突起16位于限位板Ⅰ20的自由端的正下方。这样限位板Ⅱ12,限位板Ⅰ20和限位突起16三者构成了一个稳定的三角形,从而对置于限位板Ⅱ12和限位板Ⅰ20的自由端之间的蓄电池限位更稳定性,实质上,蓄电池的顶部抵在限位板Ⅰ20的自由端上,而底部卡在限位板Ⅱ12和限位突起16之间。为了便于安装底板10长度方向的一侧还具有两个突耳18。
为了增强限位板Ⅰ20的强度,限位板Ⅰ20的自由端具有向其固定端凹陷的凹槽22,另外,为了安装方便,限位板Ⅰ20的自由端位于所述凹槽22的两侧具有对称设置的安装通孔Ⅱ24。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鹏得基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鹏得基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87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