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阳极组装车间的残极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8371.2 | 申请日: | 2013-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64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忠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3/12 | 分类号: | C25C3/1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吴无惧 |
地址: | 550081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阳极 组装 车间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阳极组装车间的处理系统,属于电极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予焙阳极电解槽技术的不断进步,电解铝厂的生产规模也不断增加,对其相配套的阳极组装车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以前的设计中,阳极组装车间内残极压脱站将残极由导杆上压脱下来,经设于地下的皮带运输机直接送到残极仓库内储存,达到一定量后,再由人工将残极块装运至汽车内运至碳素厂将残极块作为炭素厂生产的原料,但由于人工装运残极块不仅劳动强度大,自动化程度低,劳动生产率低,而且产生大量粉尘,危害人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阳极组装车间的残极处理系统,既保证工程建设的经济性和生产运行成本的合理性,又有利于提高阳极组装车间残极破碎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并减少粉尘的环境污染,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方案如下:一种用于阳极组装车间的残极处理系统,包括残极压脱站和一号皮带输送机,所述残极处理系统还包括残极破碎系统和残极储存仓,所述残极破碎系统包括一号破碎机、二号破碎机、二号皮带输送机和三号皮带输送机,二号皮带输送机的一端设置在一号破碎机出料口的下方,二号皮带输送机的另一端设置在二号破碎机进料口的上方,三号皮带输送机的一端设置在二号破碎机出料口的下方,三号皮带输送机的另一端伸在残极储存仓内。
所述残极压脱站的出料端与溜管的上端连通,溜管的下端设置在一号皮带输送机一端的上方,一号皮带输送机的另一端设置在一号破碎机进料口的上方。
所述一号皮带输送机、二号皮带输送机和三号皮带输送机上端传送带的外侧均设置有防尘罩。
所述一号破碎机为颚式破碎机,二号破碎机为双齿辊破碎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优点是采用机械化生产,不仅可提高阳极组装车间残极破碎系统的自动化程度,而且极大的减少工人的劳动量,降低人为操作事故的发生率,另外采用残极仓及全程带有防尘罩的皮带输送残极,可减少残极粉尘外逸,从而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并改善了车间的劳动条件,有利于工厂的环境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述,一种用于阳极组装车间的残极处理系统,包括残极压脱站1和一号皮带输送机2,经过残极清理、残极抛丸后的残极运到残极压脱站7中,所述残极压脱站1的出料端与溜管8的上端连通,溜管8的下端设置在一号皮带输送机2一端的上方,所述残极处理系统还包括残极破碎系统和残极储存仓3,使用残极储存仓来代替仓库储存残极块,使残极块的转移更加方便,无需人工装运,劳动强度低,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增加了残极破碎系统,使最终输送出的残极块的尺寸得以细化,不仅节约了储存和运输空间,也方便了残极块的后续加工和处理,所述残极破碎系统包括一号破碎机4、二号破碎机5、二号皮带输送机6和三号皮带输送机7,一号破碎机4为颚式破碎机,二号破碎机5为双齿辊破碎机,所述一号皮带输送机2的另一端设置在一号破碎机4进料口的上方,二号皮带输送机6的一端设置在一号破碎机4出料口的下方,二号皮带输送机6的另一端设置在二号破碎机5进料口的上方,三号皮带输送机7的一端设置在二号破碎机5出料口的下方,三号皮带输送机7的另一端伸在残极储存仓3内,所述一号皮带输送机2、二号皮带输送机6和三号皮带输送机7上端传送带的外侧均设置有防尘罩9,避免了残极输送过程中粉尘的扩散。
具体工作过程:
参照图1,经过残极清理、残极抛丸后的残极运到残极压脱站7中,在残极压脱站7中将残极由导杆上压脱下来后成小于350mm的小块状,先通过溜管8导入一号皮带输送机2上,由一号皮带输送机2将残极块运送到一号破碎机4中进行破碎,形成粒度小于150mm的残极块,再通过二号皮带输送机6将粒度小于150mm的残极块输送到二号破碎机5内,通过二号破碎机5将残极块破碎成粒度小于50mm的残极块,再通过三号皮带输送机7将粒度小于50mm的残极块运送到残极仓5内储存,需要运送时,只需通过残极仓5的仓底将残极块直接装入汽车等运输工具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83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组以及充电式电气设备系统
- 下一篇:半导体装置和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