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电环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418237.2 | 申请日: | 2013-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44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 发明(设计)人: | 张浩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凯中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39/08 | 分类号: | H01R39/08;H01R39/02;H01R39/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周美华 |
| 地址: | 518125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电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电环。
背景技术
集电环也叫导电环、滑环、集流环、汇流环等。它可以用在要求连续旋转的同时,又需要从固定位置到旋转位置联通传输的机电系统中。集电环能够提高系统性能,简化系统结构,避免导线在旋转过程中造成扭伤。
集电环一般用于电机内,将电机转子转动的线圈电能由引线从一端分别连接到集电环导电线,导电线又将电能分别传送给集电环的滑环上,滑环转动时,无论低速、高速,电能始终是由滑环外圆与静止的电刷接触来传电。
中国专利文献CN202019125U公开了一种集电环,并具体公开了包括第一滑环;第二滑环;一端与所述第一滑环的内壁电连接的第一导电部件;一端与所述第二滑环的内壁电连接的第二导电部件,且所述第二导电部件从所述第一滑环环内穿过但不与所述第一滑环接触;设置在所述第一滑环与所述第二导电部件之间,将所述第一滑环与所述第二导电部件隔开的绝缘部件;支撑体,所述支撑体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滑环、所述第二滑环、所述第一导电部件、所述第二导电部件以及所述绝缘部件;所述绝缘部件上具有限制所述第一导电部件和第二导电部件发生转动的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其虽然解决了集电环在模塑过程中,第一导电部件和第二导电部件容易发生相对移动或变形进而导致上述的导电部件外露于模塑料基体之外容易发生短路的问题,但是由于上述的限位结构是由绝缘体的相应内壁上径向生成的两相对的内壁延伸凸筋,固定导电部件后模塑会形成两个在集电环内侧相对的凸起部,由于凸起部是模塑料材质的,而模塑料材质又较脆,所以当将其安装在轴上时,容易导致上述的凸起部产生裂纹或其他损坏,降低了集电环的产品质量,使用寿命严重下降,并且在电压较高时,导电部件和轴之间也十分容易发生击穿短路,给安全生产带来不便和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在模塑过程中实现导电部件不发生转动且能增强导电部件与轴之间绝缘性能和物理牢固性能的集电环。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电环,包括一个筒状的绝缘套,所述绝缘套上具有沿其轴向分布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安装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上不能转动且相互绝缘的第一导电部件和第二导电部件,套接在所述绝缘套的外部且与所述第一导电部件和第二导电部件分别电连接但彼此之间相互绝缘的第一滑环和第二滑环,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滑环、第二滑环、第一导电部件和第二导电部件的绝缘支撑体,所述第一限位部具有与所述绝缘套内腔不连通的第一底面以及与所述第一底面连接且向着所述绝缘套的外部径向延伸以与所述第一底面构成第一限位腔的第一限位壁。
所述第二限位部具有与所述绝缘套内腔不连通的第二底面以及与所述第二底面连接且向着所述绝缘套的外部径向延伸以与所述第二底面构成第二限位腔的第二限位壁。
所述第一限位腔和所述第二限位腔都为一端开口且其开口端朝向所述绝缘套外侧的方形腔。
所述第一限位腔在所述绝缘套上的轴向长度小于所述第二限位腔在所述绝缘套上的轴向长度。
在所述第一滑环和第二滑环之间还设有用于增强绝缘性能的绝缘加强件。
所述绝缘加强件套接在所述绝缘套的外壁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滑环和第二滑环之间。
所述绝缘加强件包括一个环形绝缘部和至少一个与所述环形绝缘部的一部分连接且沿其轴向延伸的长条形绝缘部。
所述绝缘加强件可拆卸。
所述绝缘套上在靠近安装所述第一滑环的端部设有凸缘,所述第一限位腔和所述第二限位腔延伸至所述凸缘,并在所述凸缘上形成两个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集电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集电环,设有筒状的绝缘套,其外壁上相对设有两个限位部,可防止第一导电部件和第二导电部件在注塑成型过程中发生转动而导致两导电部件暴露在模塑料基体外,避免第一导电部件和第二导电部件与电机发生短路。上述的用于限制第一导电部件和第二导电部件转动的限位部上还具有与绝缘套内腔不连通的第一底面和第二底面、分别与第一底面和第二底面连接且向绝缘套的外部径向延伸且与所述第一底面和第二底面分别构成第一限位腔和第二限位腔的第一限位壁和第二限位壁,第一限位腔和第二限位腔位于绝缘套的外部,通过第一底面和第二底面的阻挡作用,大大增强了第一导电部件和第二导电部件与安装在绝缘套内腔中的轴之间的物理牢固性能。注塑成型完成后,将轴安装入集电环时,能够避免模塑料基体出现裂纹或其他物理破坏的现象发生,增加集电环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凯中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凯中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82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