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斜拉式辐射梁承载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7850.2 | 申请日: | 2013-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78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国耀 |
主分类号: | E21D11/12 | 分类号: | E21D11/12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02 | 代理人: | 缪风举 |
地址: | 467000 河南省平顶***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斜拉式 辐射 承载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用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矿井内使用的承载平台,特别涉及一种斜拉式辐射梁承载平台。
背景技术
传统的矿井内搭建的辐射梁承载平台,只在辐射梁圆周的最外部进行固定,然后在辐射梁承载平台的圆周方向向辐射梁承载平台的中心筒连接多跟拉线,将辐射梁圆周方向与中心筒之间通过拉线连接,减少了中心部位因重力作用造成了压力。但是这种传统方式搭建的辐射梁承载平台资源浪费严重,承载能力不强,材料规格需使用大规格的材料来搭建。并且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对拉线进行调节,使拉线一直满足对中心筒的拉力需求,防止拉线过送造成安全隐患的发生。传统的辐射梁承载平台安全系数低,维修和养护不方便。
因此,生产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连接紧固,承载能力强,材料规格小的斜拉式辐射梁承载平台,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连接紧固,承载能力强,材料规格小的斜拉式辐射梁承载平台。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一种斜拉式辐射梁承载平台,包括辐射梁承载平台、安装在辐射梁承载平台中心位置的中心筒以及设置在辐射梁承载平台圆周方向的承载支柱,所述的辐射梁承载平台的上部通过拉线与承载支柱的上端相连接。
所述的辐射梁承载平台上方设置有围绕中心筒圆周方向安装的加强筋,在加强筋上设置有拉线预埋件。
所述的加强筋至少为两组,并且均匀分布在中心筒外侧与辐射梁承载平台圆周外侧的承载支柱之间。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积极效果:本产品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包括辐射梁承载平台、安装在辐射梁承载平台中心位置的中心筒以及设置在辐射梁承载平台圆周方向的承载支柱,所述的辐射梁承载平台的上部通过拉线与承载支柱的上端相连接,改变原来的底部设置拉线的方式为顶部拉线,在辐射梁承载平台上部设置拉线,并且通过设置加强筋来加强拉线的效果,增强了拉线的拉力分布,承载能力增强。通过顶部傻子拉线的方式来实现承载平台的承载,改变原来的刚才使用的规格,可以使用较小规格的刚才来实现承载平台的搭建,减少了资源的消耗,降低了生产的成本,具有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斜拉式辐射梁承载平台,包括辐射梁承载平台3、安装在辐射梁承载平台3中心位置的中心筒2以及设置在辐射梁承载平台3圆周方向的承载支柱1,所述的辐射梁承载平台3的上部通过拉线5与承载支柱1的上端相连接。
所述的辐射梁承载平台3上方设置有围绕中心筒2圆周方向安装的加强筋4,在加强筋4上设置有拉线预埋件6。所述的加强筋4至少为两组,并且均匀分布在中心筒2外侧与辐射梁承载平台3圆周外侧的承载支柱1之间。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搭建好辐射梁承载平台3后,在辐射梁承载平台3上方焊接加强筋4,然后使用拉线5与拉线预埋件6相连接,然后将拉线5与承载支柱1的上端相连接。改变了原有辐射梁承载平台的拉线分布方式。只需使用较小规格的材料搭建辐射梁承载平台,即可实现与原来同样的承载面积,并且上部分布拉线的方式与加强筋4一起使用,大大增强了辐射梁承载平台的承载能力。另外,上部设置拉线维修和检修方便,施工人员在辐射梁承载平台上部作业,安全系数高,安全隐患低。拉线可根据辐射梁承载平台自身的重力做自动的调整,减少了维修的次数,使用寿命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国耀,未经李国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78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优化的有机朗肯循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
- 下一篇:油压顶管同步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