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卡合式内后视镜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7703.5 | 申请日: | 2013-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19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张祖涛;李校培;孟冠军;王立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1/08 | 分类号: | B60R1/08 |
代理公司: | 成都博通专利事务所 51208 | 代理人: | 刘惠亭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式 后视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的一种内后视镜。
背景技术
汽车在车体两侧装配有外后视镜,在车内装有内后视镜。车内内后视镜用于车后的情况。但为了避免对前排驾、乘空间的过多占用,内后视镜宽度限制在20cm以内,导致其只能看到车后窗情况,而难以看到汽车侧后方的情况,而左右后视镜由于安装及视线问题对于汽车侧后方的物体同样难以观察到,于是就形成了一定的盲区。后视镜盲区的存在极大得威胁着驾驶人员和乘车人员的生命安全,如果车辆在行进过程中,后面的车辆处于驾驶员的视觉盲区内,那么在变道或转向时将会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尤其是在高速道路上驾驶时,人的视觉变窄,更易造成交通事故。据统计,由于后视镜盲区造成的交通事故在中国约占30%,在美国约占20%,并且70%高速公路变换车道发生的交通事故是由于后视镜盲区造成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卡合式内后视镜,在高速道路上行驶或倒车等需要观测车后方及车体侧后方时,可将该卡合式内后视镜卡合于已有的内后视镜上,扩大驾驶员的车后视野范围,消除视野盲区,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有效地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实现其发明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卡合式内后视镜,包括内后视镜的外壳、外壳上嵌合的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的背部设置有固定架,固定架的具体结构为:
所述的外壳背部的左侧的上部铰接左扣爪上臂,左调整丝杆穿过左扣爪下臂与左扣爪上臂下部的螺纹孔螺纹连接;左扣爪下臂的下端内折形成左横撑;
所述的外壳背部的右侧的上部铰接右扣爪上臂,右调整丝杆穿过右扣爪下臂与右扣爪上臂下部的螺纹孔螺纹连接;右扣爪下臂的下端内折形成右横撑;
所述镜片的长度为35-50cm。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
在高速行驶及倒车需要更好地观察车后方情况时,预先将本实用新型的卡合式内后视镜卡在已有的内后视镜上,即:旋转左(右)调整丝杆,使左(右)调整丝杆向下退出,左(右)扣爪上臂和左(右)扣爪下臂之间的距离加长,而大于已有的内后视镜的高度;然后旋转、张开左(右)扣爪上臂及左(右)扣爪下臂,将已有的内后视镜完全抱住。再将左(右)调整丝杆反向旋转,使左(右)扣爪上臂和左(右)扣爪下臂与已有的内后视镜完全抱紧贴合。从而本实用新型的卡合式内后视镜卡合在已有的内后视镜上,由本实新型替代已有的内后视镜进行车后情况的观察。
在慢速正常行驶时,进行以上的反向操作,取下本实用新型的卡合式内后视镜,使用现有的内后视镜及侧后视镜观测车后情况,能够保证行车安全;同时不占用前排空间,前排空间宽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在慢速正常行驶时,取下本实用新型的卡合式内后视镜,可用现有的内后视镜及侧后视镜观测车后情况,能够保证行车安全;同时不占用前排空间,前排空间宽敞。在高速行驶及倒车前,则将本实用新型卡合在已有的内后视镜上,由本实用新型的卡合式后视镜代替已有的内后视镜,观测车后空间,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镜片宽度为35-50cm,较之现有的20cm内的内后视镜,其视觉范围大大扩大,再同左、右侧的外后视镜结合,能够完全覆盖车辆的两个侧后方和正后方,避免了现有后视镜无法完全观察车辆侧后方的现象,消除了视觉盲区,能够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有效地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二、利用卡合机构将该本实用新型卡合在已有的内后视镜上,不需要对原有内后视镜做改装,其安装、使用简单方便。同时,也不改变驾驶员的操作、驾驶习惯,利于推广。
上述的左扣爪上臂、左扣爪下臂及右扣爪上臂、右扣爪下臂的内侧均安装有橡胶软垫。这样,内侧的橡胶软垫可以保护已有内后视镜的外壳不受磨损。
上述的左横撑的端部上挑形成左倒钩;右横撑的端部上挑形成右倒钩。使得本实用新型能更牢固地卡合、抱紧在已有的内后视镜上。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右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3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是:一种卡合式内后视镜,包括内后视镜的外壳10、外壳10上嵌合的平面镜11。其中外壳10的背部设置有固定架,固定架的具体结构为:
所述的外壳10背部的左侧的上部铰接左扣爪上臂4A,左调整丝杆1A穿过左扣爪下臂2A与左扣爪上臂4A下部的螺纹孔螺纹连接;左扣爪下臂2A的下端内折形成左横撑12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77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警示灯的消防车踏板
- 下一篇:非卤素灯用作车灯的解码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