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煎药砂锅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7351.3 | 申请日: | 2013-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49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姜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慧 |
主分类号: | A61J3/00 | 分类号: | A61J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000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煎药 砂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智能煎药砂锅。
背景技术
中药治病已经广泛被人们接收,逐渐走向世界,也被世界人民接受,但是现有技术的中药提取工艺,多是先使用传统小砂锅进行煎煮提取,再经浓缩、烘干粉碎制成各种散剂、片剂或胶囊,但是由于砂锅材质脆性易碎特点的限制,不能将容量做的够大,大的砂锅既不能拿也不能搬,无法将药倒出,强行挪动很容易破碎,造成锅碎药撒人烫伤,所以常见的砂锅多是小号的,一般容量在一升大小,不能用于大医院或制药厂对中药的工厂化生产,制药厂由于没有大型砂锅用于中药生产,不得已使用不锈钢容器来加工中药,不锈钢容器加工中药,存在的最大不足是由于金属离子的作用,加工成的中药药效远不如砂锅来得好,因而有些中药厂不得采用集群式小砂锅组成煎药车间,这样,虽然能够保证药效,但是采用小砂锅生产存在的不足是药材浪费严重,能源浪费严重,中成药质量不能保证,还要占用大量的人力资源,生产能力上不去,无法满足中成药市场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煎药砂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其结构是由砂锅、漏锅、锅盖、减速机、搅拌器、出药管,砂锅的上口设置有向上开口的环形药沫收集槽,环形药沫收集槽的内侧槽壁上设置有药沫溢流孔,环形药沫收集槽底部设置有药沫排泄孔,药沫排泄孔下方接有药沫导流管,锅盖的边缘设置有子口与环形药沫收集槽内侧槽壁的上口连接,环形药沫收集槽内侧槽壁的下方设置有台阶,漏锅上口设置的环形翻边与台阶连接,锅盖的顶部设置有减速机,减速机通过传动轴与设置在漏锅中的搅拌器连接,搅拌器的中轴上还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搅拌器上方还设置有压药筛盘,锅盖的边部开有通孔,通孔中插有出药管,出药管的下端从砂锅内壁与漏锅外壁之间伸至砂锅底部,出药管的上端与负压药罐连接,负压药罐连接有真空泵。
减速机和液位传感器通过导线与计算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煎药砂锅砂锅的有益效果:,具有容量大,使用方便,节约能源,节省药材,提高药材的利用率,自动化程度高,不污染环境、节省劳动力等特点,能够适用于大规模传统中药加工生产,容积可大可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智能煎药砂锅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分别表示:砂锅1、漏锅2、药沫导流管3、药沫排泄孔4、环形药沫收集槽5、药沫溢流孔6、锅盖7、减速机8、传动轴9、通孔10、出药管11、压药筛盘12、搅拌器13、液位传感器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智能煎药砂锅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结构是由砂锅1、漏锅2、锅盖7、减速机8、搅拌器11、出药管12,砂锅1的上口设置有向上开口的环形药沫收集槽5,环形药沫收集槽5的内侧槽壁上设置有药沫溢流孔6,环形药沫收集槽5底部设置有药沫排泄孔4,药沫排泄孔4下方接有药沫导流管3,锅盖7的边缘设置有子口与环形药沫收集槽5内侧槽壁的上口连接,环形药沫收集槽5内侧槽壁的下方设置有台阶,漏锅2上口设置的环形翻边与台阶连接,锅盖7的顶部设置有减速机8,减速机通过传动轴9与设置在漏锅2中的搅拌器13连接,搅拌器13上方还设置有压药筛盘12,搅拌器13的中轴上还设置有液位传感器14,砂锅1的上部位于环形药沫收集槽5的底部开有通孔10,通孔10中插有出药管11,出药管11的下端从砂锅1内壁与漏锅2外壁之间伸至砂锅1底部,出药管11的上端与负压药罐连接,负压药罐连接有真空泵。
减速机8和液位传感器14通过导线与计算机连接实现智能控制。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将锅盖拿开,由于搅拌器通过搅拌轴与减速机连在一起,所以玻璃锅盖拿开的同时搅拌器可以一起拿出,漏锅也可以拿出进行清洗,煎药时,将漏锅放入砂锅内,加入清水,按比例加入要煎煮的中药原料,然后将搅拌器放入漏锅内,用压药筛盘将漂浮的中药压入水中,浸泡一定时间后在砂锅底部用大火加热,开启搅拌器搅拌,药液煮沸后,杂质和灰尘随药沫上浮通过药沫排泄孔排入环形药沫收集槽内,再顺药沫导流管排出,进入废液收集桶,砂锅内的液位通过液位传感器测量,适时传给计算机,当中药煎煮达到规定药量后,停止搅拌和加热,计算机控制负压泵,通过负压法利用出药管将砂锅中的药液吸出,进入药液收集罐静置备用,再控制电磁阀转换通过出药管二次向砂锅内加入清水,继续煎煮,第二次煎煮步骤第三次煎煮步骤与第一次煎煮相同,合并三次煎煮液即可转入浓缩工序。减速机负压泵和电磁阀均通过计算机程序控制实现智能中药煎煮和浓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慧,未经姜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73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