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脱钩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7258.2 | 申请日: | 2013-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9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尧庆;沙权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三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26 | 分类号: | B66C1/26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 代理人: | 高学刚 |
地址: | 116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脱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起吊部件结构,特别是一种自动脱钩器。
背景技术
在工程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将重物利用吊车吊至高处,而在某些特殊的施工作业中,还需要重物从吊钩上自行脱开进行自由下落,如湿陷性黄土基底的处理,一般设计都采用强夯施工技术,强夯施工技术设计要求锤重20T,夯击能2000KN·M,如果人工实现脱离,不进费时费力,最重要的是安全性无法保证,并且在脱钩瞬间还会对起吊设备产生较大的反冲击力。因此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自动脱钩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制作方便,通用性较强,且成本低廉的自动脱钩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自动脱钩器,包括与起吊钢丝绳连接的基体1,在基体1下端设置有钩形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体1上部固定设置有定滑轮4,牵引钢丝绳3绕过定滑轮4后,与铰接在基体1上的杠杆5的自由端连接,而杠杆5的另一端位于钩形件2的上端,且杠杆5的运动轨迹与钩形件2上端摆动部分6的运动轨迹相互干涉,而钩形件2铰接在基体1上,且摆动部分6和钩形部分7分别位于铰接点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种结构形式的自动脱钩器,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它针对传统自动脱钩装置所存在的操作复杂,安全性低,会对起吊设备形成反冲击力等缺陷,设计出一种通过拉拽牵引钢丝绳实现脱钩的结构,这种装置的出现,让操作者在进行强夯施工时,能够精确控制起吊高度,消除了传统手动脱钩装置造成的施工误差,同时安全性又可以得到保证,并且它的制作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通用性强,操作方便,因此可以说它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脱钩器,包括与起吊钢丝绳连接的基体1,在基体1下端设置有钩形件2,钩形件2的钩形部分7用于与重物连接,在基体1的上部固定设置有定滑轮4,在定滑轮4上绕有牵引钢丝绳3,牵引钢丝绳3的一端在施工人员手中,另一端则与杠杆5的端头部分固定连接,杠杆5铰接在基体1上,并且杠杆5没有连接牵引钢丝绳3的一端位于钩形件2的上端,具体地讲是位于摆动部分6的上方,并且杠杆5的运动轨迹与摆动部分6的运动轨迹相互干涉,同时摆动部分6和钩形部分7分别位于钩形件2与基体1铰接点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动脱钩器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将重物悬挂在钩形件2的钩形部分7上,然后利用起吊设备将基体1吊至高处,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随着高度的增加放送牵引钢丝绳3,让杠杆5始终不与钩形件2接触,待重物提升到指定高度时,操作人员拉拽牵引钢丝绳3,让其带动杠杆5做摆动,杠杆5远离牵引钢丝绳3的一端与摆动部分6接触,并推动摆动部分6带动钩形件2整体旋转,钩形件2下部的钩形部分7将重物松开,重物落下实现夯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三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三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72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牙签盒
- 下一篇:一种自动清灰的布袋除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