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齿轮分流马达的浮动侧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6591.1 | 申请日: | 2013-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40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光伦;余向阳;杨惠;陈春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泸州市长江液压件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15/00 | 分类号: | F04C1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信三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06 | 代理人: | 涂凤霞 |
地址: | 646000 四川省泸州市江阳***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 分流 马达 浮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齿轮分流马达内的零件,特别涉及齿轮分流马达的浮动侧板。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在现有技术中齿轮分流马达、齿轮泵、齿轮马达中按结构形式可以分分体式浮动轴套、挠性侧板和浮动侧板等类型,特别是CFA1齿轮分流马达的生产,现有的生产,CFA1齿轮分流马达始终还不能达到使用者所期望的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工艺性好、使用时工作可靠、耐冲击、维修方便和降低成本的功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齿轮分流马达的浮动侧板,有效地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齿轮分流马达的浮动侧板,包括板体以及设置在板体内的轴承,所述板体呈“8”字形结构,在板体两侧位置分别设有一卸荷槽,卸荷槽横向设置,板体上还设有一润滑槽,所述润滑槽穿过卸荷槽设置,所述板体背面处设有一道结构呈“W”型的密封层,“W”型的密封层后设置有挡圈,所述轴承为DU轴承结构。作为优选,所述卸荷槽分别设置在板体两侧边沿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润滑槽分别与卸荷槽呈垂直结构,润滑槽两端分别连接板体两“8”字形孔。
作为优选,所述板体由铝合金材质构造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结构的改进,采用铝合金材质“8”字浮动侧板,具有体积轻、使得齿轮两侧面有一定补偿,“8”字形保证主动动轮与从动轮的齿间距不变,从而提高了容积效率,设置两个卸荷槽和润滑槽,防止有困油和抽成真空现象。轴承采用DU轴承,对齿轮轴有支承和自润滑作用,同时也减轻了重量,缩小了体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为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2,齿轮分流马达的浮动侧板,包括板体以及设置在板体内的轴承,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板体由铝合金材质构造而成,所述板体呈“8”字形结构,在板体两侧位置分别设有一卸荷槽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卸荷槽2分别设置在板体两侧边沿位置,卸荷槽2横向设置,板体上还设有一润滑槽1,所述润滑槽1穿过卸荷槽2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润滑槽1分别与卸荷槽2呈垂直结构,润滑槽1两端分别连接板体两“8”字形孔,所述板体背面处设有一道结构为“W”型的密封层4,“W”型的密封层后设置有挡圈5,所述轴承为DU轴承3。
本实用新型CFA1齿轮分流马达“8”字浮动侧板材质可为ZL106;密封层4可采用橡胶I-4,挡圈5可为PTFE ,轴承为DU轴承3。轴向补偿的基本原理是把与齿轮端面相接触的密封和减摩部件制成可沿轴向运动的,并将压油腔内的高压油经专门的通道引入这个可动的部件背面一定形状的油腔中,使该部件始终受到一个与工作压力成比例的压紧力压向对应的齿轮端面,从而保证了两者之间的间隙与工作压力相适应并长期稳定,这个可动部件可以是整体滑动的,如浮动轴套、能产生一定挠度的弹性侧板或浮动侧板。为了使CFA1齿轮分流马达在高压下仍然能达到较高的容积效率、机械效率和使用寿命,需要对其工作部件的间隙和受力采取补偿措施,多数高压外啮合齿轮泵、齿轮马达或齿轮分流马达均采用了轴向压力补偿。则采用整体ZL106“8”字形侧板加上橡胶I-4的“W”形密封层4和挡圈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泸州市长江液压件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泸州市长江液压件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65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蝶阀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转轴控制折叠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