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井下的便携式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6120.0 | 申请日: | 2013-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15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杨永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金鑫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7/18 | 分类号: | E21F17/18;G06K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秦力军;周维锋 |
地址: | 400802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下 便携式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井下区域定位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矿井下的便于矿工携带的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矿井上管理人员不能及时与井下工作人员进行即时通信,不能实时掌握井下人员的分布及作业情况,难以进行人员的精确定位,因此,矿井安全普遍存在隐患。
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此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需人工干预,无需光线辅助,可工作于各种环境。
典型的射频识别系统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射频标签和标签读取设备。每个射频标签具有用于标识自身的唯一编码,一般与超高频标签读取设备配合使用,在标签读取设备的信号和能量激励下,射频标签能将其信息无线传递给标签读取设备。
在矿井井下,通过在井下放置各个标签读取设备来读取为井下人员配发的唯一的射频标签,并对读取的信息进行上传处理,从而完成对井下人员的定位。当下井人员进入井下以后,只要通过或接近放置在坑道内的任何一个读卡器,读卡器即会马上感应到信号,并立即将信号上传到井上控制中心的计算机上。
但是,为实现对井下工作人员的精确定位,需要在井下放置足够多的读卡器,大大提高了定位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井下的便携式定位装置,能更好地解决井下实时、精确定位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井下的便携式定位装置,包括:
安装在矿工帽上的矿灯;
与所述矿灯连接的电源设备;
与所述电源设备连接的定位设备。
优选地,所述定位设备安装在电源设备或矿灯或矿工帽中。
优选地,所述定位设备包括:
标签读取电路;
连接所述标签读取电路的无线收发器。
优选地,所述定位设备还包括:
与所述电源设备连接的微处理器;
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的中央处理器;
其中,所述无线收发器依次经由所述中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标签读取电路。
优选地,所述定位设备包括:
与所述微处理器和所述电源设备分别连接的输入电压检测电路。
优选地,所述定位设备还包括:
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的仲裁执行电路。
优选地,所述定位设备还包括:
与所述仲裁执行电路和所述中央处理器分别连接的输出电流检测电路。
优选地,所述定位设备还包括:
与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的存储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能够完成对井下人员的实时、精确定位;
2、本发明不仅结构简单,便于携带,而且通过将标签读取电路放置在便携式定位装置中,减少了标签读取电路的需求数量,大大降低了定位成本;
3、本发明能够根据装置用电情况,及时调整装置工作方式,降低装置功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井下的便携式定位装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井下的便携式定位装置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井下的便携式定位装置示意图;
图4是图1至图3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井下的便携式定位装置结构框图;
图5是图4所示实施例的井下的便携式定位装置的具体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所说明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井下的便携式定位装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安装在矿工帽1上的矿灯2,与所述矿灯2连接的电源设备3,与所述电源设备3连接的定位设备4。其中,所述定位装置4安装在电源设备3中,包括用于读取矿井下射频标签的标签读取电路,所述标签读取电路可以是射频读卡器。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井下的便携式定位装置示意图,如图2所示,包括:安装在矿工帽1上的矿灯2,与所述矿灯2连接的电源设备3,与所述电源设备3连接的定位设备4。其中,所述定位装置4安装在矿工帽1中,包括用于读取矿井下射频标签的标签读取电路,所述标签读取电路可以是射频读卡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金鑫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金鑫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61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