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锁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6091.8 | 申请日: | 2013-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05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明;吴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15/10 | 分类号: | E05B1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2013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的租赁系统领域,具体涉及锁栓结构。
背景技术
社会在高速的发展,汽车在道路运行系统中已占有了相当的地位,但是随之而来的交通阻塞和对市政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能够有效的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状况,我国也投入了很大的财力物力去解决这一问题,但还是有解决不到的地方。以上海举例,上海市商业发达居民楼林立,道路有的地方非常狭窄,且由于各方原因无法改建,轨道交通及公共汽车交通又辐射不到。
针对以上问题,人们设计出了自行车租赁系统,用锁桩锁柱的形式来实现快速租借自行车。
但现有租赁锁柱结构复杂,装配维修不合理。施工对道路占用时间长,摆放位置方向与道路垂直也不合理,减少了道路的通行宽度。又使道路出现了堵塞状况。存取车容易卡锁,不易取车,锁嘴锁栓体结构不合理。
参照图1,现有锁柱的锁栓101都是长条形,自行车前叉带着锁栓体从锁罩102退出来的时候,由于为长条形结构,增大了锁栓体从锁罩退出的距离,如使用者少许扭摆自行车前叉,就会造成锁栓体和锁罩内部不平行,导致车辆无法用正常的力量取车,扭摆幅度大的还会挂在锁罩口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锁栓结构,与设置于锁柱上的锁罩配合使用,将锁栓的长度减短,且高度增高,在锁栓与锁罩内壁的间隙不变的情况下,锁栓立侧面与地平面的夹角会变小,这样就大大降低了由于长条形锁栓体侧立面与地平面的夹角变大而引起的锁栓体容易挂卡在锁罩上的现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锁栓结构,包括:
一锁栓体,所述锁栓体的下侧边小于锁罩长度,且锁栓体进入锁罩内部时,所述锁栓体与锁罩倾斜角小于1度,
一设置锁栓体下侧的RFID读写器,
一护套,所述护套将RFID读写器封装于锁栓体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RFID读写器贴合于嵌套锁栓体内侧的垫片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锁栓体为一正方形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锁栓体一侧还设置一挡板,所述挡板连接自行车前叉。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将锁栓体长条形结构缩短,将原有锁栓体缩短2/5,将原有RFID读写器安放到锁栓体下方,使长方形结构趋向正方形结构,这样能有效缩短锁栓体退出锁罩的距离,在短距离内扭摆前叉,大大能降低扭卡在锁罩内,锁栓体容易挂卡在锁罩上的现象,故障率下降到百分之一以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结构的使用状态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2,锁栓结构103,呈一挂耳式结构,包括:
一锁栓体104,所述锁栓体104的下侧边105小于锁罩102长度,且锁栓体104进入锁罩102内部时,所述锁栓体104与锁罩102倾斜角小于1度,
一设置锁栓体104下侧的RFID读写器106,
一护套107,所述护套107将RFID读写器106封装于锁栓体104内,并通过螺钉108固定在锁栓体104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RFID读写器106贴合于嵌套锁栓体104内侧的垫片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锁栓体104为一正方形结构,但不局限于正方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锁栓体104一侧还设置一挡板109,所述挡板连接自行车前叉。
参照图3和图4,锁栓结构依靠自行车前叉的前行,从锁罩口进入锁罩内部实现锁车动作。
由于锁栓体的长度减短,且高度增高,在锁栓体与锁罩内壁的间隙不变的情况下,锁栓体立侧面与地平面的夹角会变小,这样就大大降低了由于长条形锁栓体侧立面与地平面的夹角变大而引起的锁栓体容易挂卡在锁罩上的现象。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60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平开门的铰链机构
- 下一篇:一种车门拉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