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联控制电热蒸煮锅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6023.1 | 申请日: | 2013-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0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赵树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树勇 |
主分类号: | B01J19/28 | 分类号: | B01J19/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电热 蒸煮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用蒸煮锅,尤其是一种双联控制电热蒸煮锅。
背景技术
在进行各种生物化学实验时,经常要对样品进行蒸煮处理。现有的蒸煮锅存在加热温度控制不准确的缺点,影响了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联控制电热蒸煮锅,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设计两套温控装置,分别对加热体和锅内实际温度进行分别测量和控制,提高了温度控制的精确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联控制电热蒸煮锅,结构中包括支架,支架上活动设置有锅体,锅体一端连接有减速电机,另一端连接有滑环铜质碳刷,锅体在减速电机的带动下可以围绕支架转动;锅体的顶部设置有顶盖,顶盖与锅体的接触面设置有密封圈,顶盖上设置有压力表、安全阀和排气针型阀;锅体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加热圈,加热圈上设置有第一热电阻,锅体内设置有第二热电阻,第一热电阻和第二热电阻分别连接至第一PID温控器和第二PID温控器。
作为优选,所述顶盖上还设置有加药口,加药口中设置有单向阀。
作为优选,所述排气针型阀的外侧设置有排气罩。
作为优选,所述锅体内设置有六个加热圈。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PID温控器和第二PID温控器采用TE6-RB10型温控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热电阻和第二热电阻采用PT-100热电阻。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温度采用双联控制的方式,可降低热惯性。温度的误差范围可以缩小到±1℃~2℃,特别适宜精确试验和生物实验。采用6个加热圈共同加热的方式,加热速度可控性强,安全可靠,节省能源。特质高密度耐用铜碳刷,传输信号准确。顶盖上的密封圈可以防止药液的渗漏。通过顶盖上的加药口,可以随时加注药剂,实现了药液循环的功能。排气针型阀外侧的排气罩可以防止排气时高温蒸汽对人体的烫伤。本实用新型能根据不同精度要求,通过双层面的控制,将温度跳动的温差调节至极限值,最大限度的保证实验精度;也可根据不同用途用不同的控制方法,最大限度的节省能源;广泛的适用于各种急、缓、稳等蒸煮试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电路控制图。
图中:1、支架;2、锅体;3、减速电机;4、顶盖;5、密封圈;6、压力表;7、安全阀;8、排气针型阀;9、加热圈;10、第一热电阻;11、第二热电阻;12、第一PID温控器;13、第二PID温控器;14、加药口;15、单向阀;16、排气罩;17、滑环铜质碳刷。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中包括支架1,支架1上活动设置有锅体2,锅体2一端连接有减速电机3,另一端连接有滑环铜质碳刷17,锅体2在减速电机3的带动下可以围绕支架1转动;锅体2的顶部设置有顶盖4,顶盖4与锅体2的接触面设置有密封圈5,顶盖4上设置有压力表6、安全阀7和排气针型阀8;锅体2的内部设置有六个加热圈9,加热圈9上设置有第一热电阻10,锅体2内设置有第二热电阻11,第一热电阻10和第二热电阻11分别连接至第一PID温控器12和第二PID温控器13。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顶盖4上还设置有加药口14,加药口14中设置有单向阀15。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排气针型阀8的外侧设置有排气罩16。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第一PID温控器12和第二PID温控器13采用TE6-RB10型温控器。
此外,所述第一热电阻10和第二热电阻11采用PT-100热电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树勇,未经赵树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60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钢管自动喷涂清洗装置
- 下一篇:超细粉体气溶胶连续发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