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π接异形钢管杆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416016.1 | 申请日: | 2013-07-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47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 发明(设计)人: | 梁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城电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H12/08 | 分类号: | E04H12/08;H02G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 地址: |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异形 钢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网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π接异形钢管杆。
背景技术
由于城市发展迅速,电力线路通道资源日益紧缺,沿城市道路架设的线路多为同杆双回线路,但结合系统发展,工程实际情况,需要我们开π其中一回线路进入另一变电站情况经常发生,现有技术是建两基π接杆形成“喇叭口”。
建两基π接杆形成“喇叭口”,该方式增加线路投资,更为重要的是,在城市中道路两侧高楼林立,构筑物复杂,“喇叭口”方式多无法实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π接异形钢管杆,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π接异形钢管杆,包括有主体杆,主体杆采用钢制结构设计,如此能够提高主体杆的结构强度。在本实用新型中,还包括有设置于主体杆上的横担组,横担组包括有横担单元,横担单元包括有两个横担杆以及一个辅助横担。横担单元包括有至少四组,全部的横担单元间隔设置于主体杆上。具体地,横担单元的设置方式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下,主体杆的一端通过法兰连接于埋入地表以下的基础里,主体杆的另一端远离地表,主体杆与地面垂直设置;横担单元自主体杆远离地表的一端开始设置,依据设计要求,每间隔一定的距离设置一组横担单元。
在本实用新型中,横担单元包括有横担杆以及辅助横担,横担杆包括有两个,两个横担杆以主体杆的中轴线为对称中心对称设置于主体杆上,并且,全部的横担杆位于同一个平面内设置。辅助横担与横担杆垂直设置,如此设置,沿主体杆的中轴线方向主体杆、横担杆以及辅助横担形成T型结构设计。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在主体杆的一个侧面多出一回辅助横担,解决了城市中道路两侧高楼林立,构筑物复杂,“喇叭口”方式多无法实施的问题,且占地面积减小,杆塔数量减少,混凝土使用方量降低,减少了工程总投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π接异形钢管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π接异形钢管杆上端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π接异形钢管杆的结俯视图;
图1至图3中部件名称与附图标记的对应关系为:
主体杆1;横担杆2;辅助横担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1至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π接异形钢管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π接异形钢管杆上端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π接异形钢管杆的结俯视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π接异形钢管杆,包括有主体杆1,主体杆1采用钢制结构设计,如此能够提高主体杆1的结构强度。在本实用新型中,还包括有设置于主体杆1上的横担组,横担组包括有横担单元,横担单元包括有两个横担杆2以及一个辅助横担3。横担单元包括有至少四组,全部的横担单元间隔设置于主体杆1上。具体地,横担单元的设置方式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下,主体杆1的一端通过法兰连接于埋入地表以下的基础里,主体杆1的另一端远离地表,主体杆1与地面垂直设置;横担单元自主体杆1远离地表的一端开始设置,依据设计要求,每间隔一定的距离设置一组横担单元。
在本实用新型中,横担单元包括有横担杆2以及辅助横担3,横担杆2包括有两个,两个横担杆2以主体杆1的中轴线为对称中心对称设置于主体杆1上,并且,全部的横担杆2位于同一个平面内设置。辅助横担3与横担杆2垂直设置,如此设置,沿主体杆1的中轴线方向主体杆1、横担杆2以及辅助横担3形成T型结构设计。
为了解决“喇叭口”方式多无法实施的矛盾,在兼顾工程需要、城市发展、可实施性,节约投资等方面综合考虑,本实用新型提供的π接异型钢管杆,仅仅通过增设的辅助横担3实现了同杆双回线路其中一回线路π接功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中,主体杆1的一个侧面多出一回辅助横担3,解决了城市中道路两侧高楼林立,构筑物复杂,“喇叭口”方式多无法实施的问题,且占地面积减小,杆塔数量减少,混凝土使用方量降低,减少了工程总投资。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对横担组做出了如下尺寸限定:
一、横担杆2自主体杆1的一端向其另一端延伸设置,其长度范围依次为:1.4m至1.8m,具体为1.6m;1.8m至2.2m,具体为2.0m;2.2m至2.8m,具体为2.5m;1.8m至2.2m,具体为2.0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城电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城电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60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同杆塔交叉跨越异型塔
- 下一篇: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的导轨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