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沉淀池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5727.7 | 申请日: | 2013-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53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王余标;李明;王岩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净意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B01D21/01;B01D2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沉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处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混凝沉淀池。
背景技术
在工业上,对于含有悬浮固体或胶体污染物的污水通常采用混凝沉淀法进行处理。其处理过程主要包括:污水进入混合池加入混凝剂及助凝剂后充分混合,然后进入混凝反应 池进行反应,悬浮固体或胶体污染物凝聚成较大的絮状物,最后进入沉淀池沉降絮状物,并排出污泥和清水。
在整个过程中沉淀池是非常重要的设备,其结构也相对较为复杂。传统的平流沉淀池优点是构造简单易操作,工作比较安全可靠,因此要求的运行管理水平较低;缺点是占地面积大,处理效率低,要想降低滤前水的浊度就要较大地增加沉淀池的长度。现工业上,斜管沉淀池较多地被采用。沉淀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一般斜管沉淀池的结构为:在池体两相对的池壁上部,分别开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与出水口同侧的池壁底部开有污泥出口,池底自进水口一侧至污泥出口一侧由高至低逐步倾斜,池内由挡板将池体分隔成上下两层,上层为清水区,下层为布水区及沉淀区,进水口通过一垂直的通道与沉淀区相通,挡板上安置一组斜管,斜管的下端进口与布水区及沉淀区相通且近污泥出口一侧,上端出口处于清水区的中上部且 近进水口的一侧。污水从进水口通过垂直的通道进入布水区和沉淀区,然后通过斜管进入清水区。由于斜管的阻挡阻尼作用,絮状物沉降返回沉淀区,清水通过出水口排出。污泥出口一般装有阀门,污泥间歇排放。在现有技术中,由于过多地考虑水的正向流动动力,沉淀池的出水口水平位置低于进水口,由于清水区水流横向流动动力过大,从而导致出水经常含有较多的残余絮状物。并且由于在沉淀池池内,水流流速很慢,处理水池水力死角很大,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处理水池的体积利用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混凝沉淀池,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沉淀不完全,处理水池体积利用率低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沉淀池包括混凝池和沉淀池,混凝池的出水口与沉淀池的进水口相连;按照水流方向,所述混凝池依次设有絮凝剂混合区和絮凝区,絮凝剂混合区和絮凝区均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沉淀池的池壁上部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与出水口同侧的池壁底部设有污泥出口;沉淀池内设有挡板,挡板将沉淀池分为上层的清水区和下层的沉淀区,进水口通过管道与沉淀区相通;沉淀池的出水口位于清水区,污泥出口位于沉淀区。
优选地,所述挡板上设有多个连通清水区和沉淀区的斜管,斜管的下端靠近污泥出口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絮凝剂混合区的原水进口位于其底部,且絮凝剂的加药管出口靠近原水进口。
优选地,所述絮凝区的进水口位于其底部,所述絮凝区还设有助凝剂加药管,所述助凝剂加药管的出口靠近絮凝区的进水口。
优选地,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有刮泥机。
优选地,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有搅拌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沉淀池的沉淀池中清水区的出水口位于沉淀池的上部,能有效提高沉淀效率,同时沉淀池的底部可以设有搅拌装置,使得沉淀池的水流加快,完全利用了沉淀池的各个角落,大大提高了体积利用率,处理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沉淀池包括混凝池1和沉淀池2,混凝池1的出水口10与沉淀池2的进水口20相连;按照水流方向,所述混凝池1依次设有絮凝剂混合区11和絮凝区12,絮凝剂混合区11和絮凝区12分别设有搅拌装置13和14;沉淀池2的池壁上部分别设有进水口20和出水口21,与出水口21同侧的池壁底部设有污泥出口22;沉淀池内设有挡板23,挡板23将沉淀池2分为上层的清水区A和下层的沉淀区B,进水口20通过管道24与沉淀区相通;沉淀池的出水口21位于清水区A,污泥出口22位于沉淀区B。
挡板23上设有多个连通清水区A和沉淀区B的斜管25,斜管25的下端靠近污泥出口22的一侧。
絮凝剂混合区11的原水进口15位于其底部,且絮凝剂的加药管16出口靠近原水进口15。
絮凝区12的进水口位于其底部,絮凝区12还设有助凝剂加药管17,助凝剂加药管17的出口靠近絮凝区12的进水口。
沉淀池2的底部设有搅拌装置26。
沉淀池2的底部设有刮泥机(图中为示出)。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是作为范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净意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净意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57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型中心浓缩机的防偏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沉淀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