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支架下车盘自移平台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415264.4 | 申请日: | 2013-07-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05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 发明(设计)人: | 樊文平;刘占奇;杨成龙;王利军;孙海常;赵二文;吴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樊文平 |
| 主分类号: | E21D15/58 | 分类号: | E21D15/58 |
| 代理公司: | 邯郸市久天专利事务所 13117 | 代理人: | 薛建铎 |
| 地址: | 056302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架 车盘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搬运装置,尤其是一种支架下车盘自移平台。
背景技术
目前,工作面安装支架时,采用的是上下两台绞车对拉直接对支架进行下车盘工作,其支架在脱离车盘后稳定性极差,极易发生支架倾倒。设计一种能够增强支架在下车盘过程中防止支架倾倒增强稳定性的一种平台,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支架下车盘自移平台.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支架下车盘自移平台,该支架下车盘自移平台由楔形坡道和矩形平台组合而成,矩形平台和楔形坡道的宽度≥车盘的宽度,楔形坡道的高度≤车盘顶面的高度,矩形平台的高度<车盘底面的高度,在矩形平台上设有固定支架下车盘自移平台的钢钎孔。
现场使用操作时,在支架车盘到达工作面支架就位处,将可移动平台用罐橛与车盘连接牢并用打钢钎的方式固定,用工作面前头绞车绳头将支架固定牢固,然后把车盘上的螺丝卸掉,再用工作面后边的绞车绳头将车盘缓缓拖出,使支架顺移动平台平稳下滑到达底板,实现安全平稳下车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支架下车盘自移平台为箱体式结构,用16毫米~20毫米的铁板焊接而成,矩形平台和楔形坡道的宽度为1400毫米,楔形坡道的长度1000毫米,矩形平台的长度为300毫米,楔形坡道的高度为340毫米,矩形平台的高度为160毫米,钢钎孔的中心与楔形坡道的端面的垂直距离为80毫米,距离矩形平台的两侧面均为700毫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本实用新型从车盘上向工作面卸支架,操作简便,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支架下车盘自移平台,该支架下车盘自移平台由楔形坡道1和矩形平台3组合而成,矩形平台3和楔形坡道1的宽度≥车盘的宽度,楔形坡道1的高度≤车盘顶面的高度,矩形平台3的高度<车盘底面的高度,在矩形平台3上设有固定支架下车盘自移平台的钢钎孔2。
所述的支架下车盘自移平台为箱体式结构,用16毫米~20毫米的铁板焊接而成,矩形平台3和楔形坡道1的宽度为1400毫米,楔形坡道1的长度1000毫米,矩形平台3的长度为300毫米,楔形坡道1的高度为340毫米,矩形平台3的高度为160毫米,钢钎孔2的中心与楔形坡道1的端面的垂直距离为80毫米,距离矩形平台3的两侧面均为700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樊文平,未经樊文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52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控制多媒体采集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货运索道套筒对接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