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烫茶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5043.7 | 申请日: | 2013-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96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蔡长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长源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烫茶具。
背景技术:
茶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人们用于乘装茶水饮用,但有些茶杯没有杯耳,使得人们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被烫到,比如说一次性纸杯、玻璃杯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烫茶具,该防烫茶具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有利于方便人们饮茶时的使用,防止烫手。
本实用新型防烫茶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板和连接在底座板上的侧壁板,所述侧壁板上设有缺口,在缺口相对侧的侧壁板上设有软硅胶块以用于压紧放置在杯座内的茶杯。
上述侧壁板底部和侧部具有局部镂空,在镂空位置上设有一铰接在底座板底部的弯形按压块,所述弯形按压块由底块和立块构成,所述弯形按压块的底块一端铰接在底座板底部,另一端与立块固定连接,所述软硅胶块设在立块内侧面上。
上述底座板底部镂空部位上还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下表面与底块上表面的相对应位置设有吸磁。
上述底座板上设有过水孔道。
上述侧壁板内侧上部较侧壁板内侧下部的直径大。
上述茶杯包括有泡茶容器和设在泡茶容器上的滤茶器。
上述茶杯上方盖设有与侧壁板上开口相对应的盖体。
本实用新型防烫茶具通过底座板、侧壁板以及侧壁板上设有软硅胶块,从而在使用时可以将会烫手的杯具先放入该防烫茶具中,人们在饮用时只需要手抓握在侧壁板上即可。
本实用新型防烫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有利于方便人们饮茶时的使用,防止烫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图3是图1使用状态的A-A剖面图;
图4是盖体翻转作为底垫使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防烫茶具,包括底座板1和连接在底座板1上的侧壁板2,所述侧壁板2上设有缺口3,在缺口相对侧的侧壁板上设有软硅胶块4以用于压紧放置在杯座内的茶杯5。该缺口可以仅仅是在侧壁板上的凹口,也可以是贯通整个底座板和侧壁板(如图1的9所示),但贯通整个底座板和侧壁板的缺口不能超过半圆,否则侧壁板周部就无法压紧茶杯。软硅胶块4的作用是防止使用时茶杯滑落。该缺口的主要作用是便于饮用或倾倒茶水。
为了设计合理,便于使用,上述侧壁板底部和侧部具有局部镂空,在镂空位置上设有一铰接在底座板底部的弯形按压块6,所述弯形按压块6由底块601和立块602构成,所述弯形按压块的底块601一端铰接在底座板底部,另一端与立块602固定连接,所述软硅胶块4设在立块602内侧面上。
为了有利于防止弯形按压块6脱离,上述底座板底部镂空部位上还设有底板7,所述底板下表面与底块上表面的相对应位置设有吸磁8。
为了有利于溢出茶水的排泄,上述底座板上设有过水孔道9。
为了进一步有利于溢出茶水的排泄,上述侧壁板内侧上部10较侧壁板内侧下部11的直径大。
为了饮用方便,上述茶杯5包括有泡茶容器12和设在泡茶容器上的滤茶器13,滤茶器底部具有滤茶水的孔洞,该滤茶器的高度稍微比侧壁板2的高度稍低一些。
为了设计合理,上述茶杯上方盖设有与侧壁板上开口相对应的盖体14。该盖体14翻转后可作为该茶具的底垫使用。
本实用新型防烫茶具通过底座板、侧壁板以及侧壁板上设有软硅胶块,从而在使用时可以将会烫手的杯具先放入该防烫茶具中,人们在饮用时只需要手抓握在侧壁板上即可。
本实用新型防烫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有利于方便人们饮茶时的使用,防止烫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长源,未经蔡长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50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饮料机的双控电磁阀多温度给水系统
- 下一篇:储物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