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稻育秧条形播种流水线的喷水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4903.5 | 申请日: | 2013-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38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杨伟祥;寿建尧;金晓敏;屠惠中;钟湖炳;马飞;俞胡斌;徐斌;寿凯华;傅建春;金玲锋;陈金叶;寿洁莉;冯华荣;应明峰;吴炬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诸暨市乐叶农业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5/02 | 分类号: | A01G2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稻 育秧 条形 播种 流水线 喷水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稻育秧条形播种流水线,尤其涉及一种水稻育秧条形播种流水线的喷水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对水稻育秧播种工艺提出了更高的科技要求。有一台既省成本又能提高产量的水稻育秧条形播种流水线,是提高播种质量减少机插后的用工量的关键。在现有水稻育秧播种流水线中,喷水机构采用了二道喷水,出现水量难以控制或大或小,把秧盘上原分布均匀的种子冲成堆状或形成空穴,产生种子霉烂、或秧苗聚集;其次水量达不到秧盘育秧的要求,无法完全渗透秧盘中的底土,造成种子发根不下扎,秧苗根无法盘结,有的种子甚至向上发根,因得不到应需的水份,而产生死种,严重影响到机插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针对现有水稻育秧播种流水线的喷水机构所存在的诸多缺陷与所产生的弊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完全能满足秧盘育秧要求的新型水稻育秧条形播种流水线的喷水机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水稻育秧条形播种流水线的机架所组成。其特征:在机架上分别设两只喷水箱体、三道喷水装置形成一个喷水机构。所述第一喷水箱体上方设有8个喷雾头,箱体内设有一根水管,水管上有两排直径为2mm的小孔,水管下方设置一个设有一排出水小孔的缓冲斗。所述第二喷水箱体内同样设有一根水管,水管上有两排直径为2mm的小孔,水管下方设置一个设有一排出水小孔的缓冲斗。两只箱体一侧设有进水管,进水管上设有调节阀,进水管口与水泵出水口或家用自来水源相连。
在水稻育秧条形播种流水线中,本实用新型设在条形播种机构之后。当育秧播种时,通过流水线上设有的传动装置,将播有18条排列整齐的种子秧盘送至本实用新型下方时,打开进水调节阀,第一箱体内的8个喷雾头将水成雾状喷洒在种子秧盘上,使种子在秧盘中定位,水管内的水经两排小孔喷洒在缓冲斗中,再经缓冲斗中小孔缓缓的晒在种子上。同理,经过第二个箱体时水管内的水经两排小孔喷洒在缓冲斗中,再经缓冲斗中小孔缓缓的晒在种子上,经过三次的喷洒使秧盘内的底土完全被水渗透,而且没有冲乱18条排列整齐种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和进步。1、保证了秧盘育秧的要求,使种子有足够水分。2、克服了水量难以控制而把整齐的种子冲乱,造成堆积与空穴。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水稻育秧条形播种流水线的机架1所组成。其特征:在机架1上分别设两只喷水箱体、三道喷水装置形成一个喷水机构。所述第一喷水箱体4上方设有8个喷雾头2,箱体内设有一根水管3,水管3上有两排直径为2mm的小孔,水管下方设置一个设有一排出水小孔的缓冲斗5。所述第二喷水箱体8内同样设有一根水管9,水管9上有两排直径为2mm的小孔,水管下方设置一个设有一排出水小孔的缓冲斗10。两只箱体一侧设有进水管7,进水管7上设有调节阀6,进水管7与水泵出水口或家用自来水源相连。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水稻育秧条形播种流水线中喷水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诸暨市乐叶农业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诸暨市乐叶农业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49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电磁水阀及高压电磁水阀组
- 下一篇:一种小模数渐开线花键齿的成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