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锦纶6生产用氮气内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4507.2 | 申请日: | 2013-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8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祁建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骏马涤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4 | 分类号: | B01J19/14;C08G69/16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金辉 |
地址: | 215617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锦纶 生产 氮气 循环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锦纶6生产用氮气内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在锦纶6聚合生产过程中,由于己内酰胺需要加温融化,需在配方桶中将己内酰胺与相关辅料通过搅拌融合并保温至95℃,然后再通过泵分批输入前聚储存桶,以备前聚合反应时使用。因为融合好的己内酰胺混合料需要氮气保护,不能进入空气,所以向前聚储存桶输入己内酰胺混合料时,随着配方桶中己内酰胺混合料的减少,操作工需向配方桶中手动补入氮气,然而氮气补入量很难控制,多了浪费氮气,少了会进入空气影响品质。而充满氮气的前聚储存桶随着己内酰胺混合料的输入会形成气压,操作工要打开排气阀排出氮气,这样,大量的氮气被浪费,同时排气不及时又会影响输入效率以及生产稳定性,进而影响聚合切片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锦纶6生产用氮气内循环系统。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锦纶6生产用氮气内循环系统,包括配方桶,前聚储存桶,配方桶与前聚储存桶之间采用物料输送管道连接,输出泵输送配方桶中物料至前聚储存桶,还包括另一贯通连接配方桶与前聚储存桶的氮气内循环管道。
上述的锦纶6生产用氮气内循环系统,优选的所述氮气内循环管道上位于前聚储存桶接口处安装有流量控制装置。
上述的锦纶6生产用氮气内循环系统,优选的所述流量控制装置为电磁控制阀。
上述的锦纶6生产用氮气内循环系统,优选的所述输出泵与电磁控制阀连接,形成联动控制,输出泵的泵出量与电磁控制阀的放出氮气量体积相同。
上述的锦纶6生产用氮气内循环系统,优选的所述配方桶桶壁上部设置微量氮气补入装置,其连接氮气供给装置。
上述的锦纶6生产用氮气内循环系统,所述氮气供给装置为氮气瓶。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1)采用氮气循环系统将排放出的氮气循环利用,节约资源、节省成本、且减少操作工序;(2)无需在配方桶中手工补入大量氮气,能够精确控制配方桶中的进出量,有效避免因补入氮气量过多或过少对己内酰胺物料品质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配方桶,2前聚储存桶,3物料输送管道,4输出泵,5氮气内循环管道,6电磁控制阀,7微量氮气补入装置, 8氮气供给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本实用新型具有配方桶1,前聚储存桶2, 其间采用物料输送管道3连接,输出泵4输送配方桶1中物料至前聚储存桶2,还包括另一贯通连接配方桶1与前聚储存桶2的氮气内循环管道5,其位于前聚储存桶2接口处安装有流量控制装置即电磁控制阀6。所述输出泵4与电磁控制阀6连接,形成联动控制,输出泵4的泵出量与电磁控制阀6的放出氮气量体积相同。配方桶1桶壁上部设置微量氮气补入装置7,其连接氮气供给装置8,所述氮气供给装置8为氮气瓶。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骏马涤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骏马涤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45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