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支架的副车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4461.4 | 申请日: | 2013-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50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吴靖捷;黄晓波;杨慧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汇众汽车车桥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0 | 分类号: | B62D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城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4 | 代理人: | 刘伍堂 |
地址: | 201814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支架 车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改进支架的副车架。
背景技术
汽车的底盘性能无外乎舒适性、操控性两大主题,而这两大功能又是一对相互制约的矛盾。传统系统通常只能偏向一方调校。也就是说注重操控性的系统势必会损失一些舒适性能,而注重舒适性的势必也会影响一些操控性能。所以在系统的设计和匹配上设计师们都尽可能的用一些复杂结构来实现舒适性和操控性的平衡。而一些对舒适性和操控性影响较大的装备和设计也应运而生。副车架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简单的说,副车架可以看成是前后车桥的骨架。是前后车桥的组成部分。我们知道,传统的没有副车架的承载式车身,其悬挂是直接与车身钢板相连的。因此前后车桥的悬挂摇臂机构都为散件,并非总成。在副车架诞生以后,前后悬挂可以先组装在副车架上,构成一个车桥总成,然后再将这个总成一同安装到车身上。
由于客户需求的不同,则需要在副车架上做不同的修改,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在副车架的后端增设支架,左右两侧分别增设连接板,以方便与后续连接件进行连接,并且增加副车架的强度,提高副车架的综合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改进支架的副车架,包括副车架本体,其特征在于:在副车架本体后侧的横梁上套设有支架,位于副车架本体一侧的曲梁上连接设有连接板,位于副车架本体左右两侧的悬臂的后侧分别设有连接座,所述的副车架本体为左右对称布置。
所述的支架为方形面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L型面板,L型面板的后端设有凹槽,L型面板的前侧设有腰形凹槽,腰形凹槽上设有孔,位于腰形凹槽一侧的L型面板上设有若干加强筋。
所述的加强筋至少设有2根。
所述的连接板呈“Z”字型面板,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设有螺钉孔。
所述的连接座呈“n”字型面板,连接座的上端面板上设有通孔。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在副车架的后端增设支架,左右两侧分别增设连接板,以方便与后续连接件进行连接,并且增加副车架的强度,提高副车架的综合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正面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背面立体图。
图3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图2,1为副车架本体,2为支架,3为连接板,4为连接座。
参见图3,2-1为方形面板,2-2为L型面板,2-3为凹槽,2-4为腰形凹槽,2-5为孔,2-6为加强筋。
参见图4,3-1为螺钉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在副车架本体1后侧的横梁上套设有支架2,位于副车架本体1一侧的曲梁上连接设有连接板3,位于副车架本体1左右两侧的悬臂的后侧分别设有连接座4,所述的副车架本体1为左右对称布置。
支架2为方形面板2-1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L型面板2-2,L型面板2-2的后端设有凹槽2-3,L型面板2-2的前侧设有腰形凹槽2-4,腰形凹槽2-4上设有孔2-5,位于腰形凹槽2-4一侧的L型面板2-2上设有若干加强筋2-6。
加强筋2-6至少设有2根。
连接板3呈“Z”字型面板,连接板3的两端分别设有螺钉孔3-1。
连接座4呈“n”字型面板,连接座4的上端面板上设有通孔。
根据客户的需求,在副车架本体1后侧的横梁上卡装一个支架2,并且在左右两侧的曲梁上将原来的L型的连接板更改成“Z”字型的连接板3,以方便与后续连接件进行连接,省去了多道小型连接件,提高副车架的综合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汇众汽车车桥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汇众汽车车桥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44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备五氟苯酚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生物质发酵制混合氢烷的系统及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