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全留置针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4090.X | 申请日: | 2013-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0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付敏;杨薇;罗兴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15 | 分类号: | A61B5/15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0 | 代理人: | 赵秉森 |
地址: | 40004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 留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器械领域,尤其涉及安全留置针。
背景技术
随着对传染性病原体的逐渐了解,广大医务工作者已经意识到使用带有安全保护装置的尖锐医疗器械,对避免医治过程中刺、割伤而导致血源性病原体感染的重要性。市场上也相应诞生了一些带有基本安全保护装置的采血器,如采血器的针尖上都注有塑料保护帽,在使用前均需要先用手将保护帽拔去,因此造成使用上的不方便。除此以外市场上也有一些针尖可回缩的采血针,例如专利申请号为ZL200520005485.X的公开了一种新型一次性安全采血器,它是由塑料外壳、带有采血针和启动开关的滑动体和弹簧组成,采血针尖的塑料保护帽与滑动体的主体部分为非联体注塑件,采血器组装和使用前,针尖保护帽位于外壳前端的外侧,在推拉滑动体上的扳把准备采血的同时针尖塑料保护帽受到外壳阻挡自动脱落。按动扳把,采血器即启动采血。上述的新型一次性安全采血器在推动滑动体上的扳把下由于外壳的阻挡使保护帽受脱落,在此过程中力量不好掌控操作不方便,而且采血完成后针尖暴露在外,收集时容易造成二次伤害,导致血源性病原体的感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留置针在采血后,需要医生动手将针芯罩上保护罩,容易扎伤医生,造成血源性病原体的感染。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安全留置针,包括针芯、包裹针芯外部的保护套,针芯的一端与针柄连接,还包括固定在针芯上的侧耳;所述针柄上设有滑槽,滑槽的长度大于针芯的长度,侧耳与滑槽滑动配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述结构可以将整个针芯收入针柄中,防止血源性病原体的感染。实现的方式是在采血后,通过移动侧耳将针芯收回针柄中;侧耳设置在针芯上,侧耳与滑槽滑动配合,滑槽对侧耳进行导向;针柄与保护套卡扣配合,防止在推动针芯时,针柄与保护套连接不稳定;滑槽的长度大于针芯的长度,这样可以将整个针芯全部纳入针柄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安全留置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安全留置针,包括针芯1和包裹针芯1外部的保护套2,针芯1的一端与针柄3连接,还包括固定在针芯1上的侧耳4;所述针柄3上设有滑槽,滑槽的长度大于针芯1的长度,侧耳4与滑槽滑动配合。
采血时,取下保护套2,推动滑槽中的侧耳4,使针芯1从针柄3中伸出,收集血液样本,采血完成;然后将侧耳4退回原来位置,针芯1全部退入针柄3中,针柄3与保护套2卡扣配合,防止在推动针芯1时,针柄3与保护套2连接不稳定;同时滑槽的长度大于针芯1的长度,这样可以将整个针芯1全部纳入针柄3中,防止血源性病原体的感染。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40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潮开关
- 下一篇:一种具有红外无线控制的智能暖通温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