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埋式滴灌带滴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3792.6 | 申请日: | 2013-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77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赵松滨;李静华;包臣明;王雁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喜丰节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1/20 | 分类号: | B05B1/20;B05B1/34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长春市新时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2204 | 代理人: | 石岱 |
地址: | 1347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地 滴灌 带滴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用地埋式滴灌带滴头,属于农业灌溉领域。
背景技术
地埋式滴灌是将滴灌带埋入土壤中,将水份直接灌溉植物根部的灌溉方式,与众多灌溉方式相比,地下滴灌具有减少土壤地面蒸发损失,保持作物根层疏松通透的环境条件,有效的减少了水分的地表蒸发以及肥料的淋溶和挥发损失,提高了水、肥的利用,同时可以克服地表滴灌滴灌带在地表直接暴晒易于老化的缺陷,但是由于地下滴灌是将滴灌带埋于地下进行灌溉,由水份在土壤中扩散的特点决定,滴头周围的水份分布比其他地方多,而作物的根系生长具有向水性的特点,所以根系很容易靠近滴头生长甚至进入滴头造成堵塞;另一方面由于滴灌带埋于地下,滴灌带及出水口都被土壤包围,当灌溉停止时,使得滴灌管内部瞬间形成负压,滴头出水口内部压力小于外部压力,因此滴头周围泥土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很容易进入滴头,从而造成滴灌管的堵塞。因此,滴头堵塞问题制约了滴灌带在滴灌工程上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滴头结构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抗堵性能好,消能效果好的地埋式滴灌带滴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滴灌带滴头包括一个滴头主体,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个设置在滴头主体出水腔内的无纺布,所述的滴头主体右侧带有一个联通内外的出水腔,左侧带有一个进水口,中间位置是对称设置的两个迷宫式流道,所述迷宫式流道的上下两侧设置有栅格式结构的入水腔,所述入水腔通过进水口与迷宫式流道的一端连通、所述迷宫式流道的另一端与出水腔连通。
所述两个栅格式结构的入水腔对称设置;为了提高滴头的强度,滴头主体的底面设置有网格状的加强筋;所述迷宫式流道拐角а的角度是135°。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滴头具有两个格栅式入水腔,提高了滴头抗堵性能;迷宫式流道中的迷宫拐角的位置都是135°圆弧角,这种结构具有很好的消能作用;双迷宫 式流道结构的设计提高了流道的抗堵性能,在出水腔的位置粘有多层与周围平齐的无纺布,这种结构可以有效的防止外界根毛及泥土入侵堵塞滴头流道。
2、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水、肥的利用率,有效的减少了水分的地表蒸发以及肥料的淋溶和挥发损失,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滴头不易堵塞,抗堵性能和消能效果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地埋式滴灌带滴头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地埋式滴灌带滴头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A面剖示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的分解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B-B面剖示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C-C面剖示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滴头主体与滴管带组装后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附图1、2、3、4、5和6所示:该滴灌带滴头包括一个滴头主体1,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个设置在滴头主体1出水腔3内的无纺布2,所述的滴头主体1右侧带有一个联通内外的出水腔3,左侧带有一个进水口4,中间位置是对称设置的两个迷宫式流道5,所述迷宫式流道5的上下两侧设置有栅格式结构的入水腔6,所述入水腔6通过进水口4与迷宫式流道5的一端连通、所述迷宫式流道5的另一端与出水腔3连通。
所述两个栅格式结构的入水腔6对称设置;为了提高滴头的强度,滴头主体1的底面设置有网格状的加强筋7;所述迷宫式流道5拐角а的角度是135°。
工作过程:如图7所示: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产品滴灌带滴头均布间隔的设置在滴灌带9内,水经过两个栅格式入水腔6过滤后缓慢进入进水口4,再经进水口4进入两个迷宫流道5,水流经两个迷宫流道5消能后成紊流状进入出水腔3,在出水腔3处形成无压水,出水腔3内的无压水含在无纺布2中,再经过滴灌带上的出水孔8一滴一滴的滴入土壤中。由于瞬间关闭水源在滴灌带9内会产生负压,从而很容易造成滴灌带9上的出水孔8被泥土堵塞,无纺布2 能够起到阻挡住泥土、防止堵塞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喜丰节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吉林喜丰节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37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点胶机的进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金刚石粉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