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立管排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3456.1 | 申请日: | 2013-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69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吴克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水县兴华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C1/122 | 分类号: | E03C1/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255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立管 排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排水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单立管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建筑排水系统是确保建筑居住环境卫生安全的重要设施,生活中的污废水通过坐便器、浴盆及洗面盆等卫生排水器具经由排水横支管、排水立管及排水干管排入市政排水系统。建筑排水系统在排出生活污水、废水的同时,还要通过设置在管道系统或卫生排水器具的水封阻隔和防止管道系统中的有害废气溢出到居室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并且,随着近些年来我国住宅建筑市场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建筑排水系统安全卫生要求越来越高。
建筑排水系统中,水封的破坏主要是由排水系统在排水过程中管道内产生压力波动超过规定值造成的,其破坏形式主要有以下两种:1)当排水立管管段内出现正压值超过规定值时,水封部位产生正压喷溅现象,管内废气溢出到居室;2)当排水立管管段内出现负压值低于规定值时,水封部位产生负压抽吸现象,水封内的水被抽吸流失,水封被破坏,管内废气溢出到居室。
要解决上述水封破坏的问题关键在于:要使排水系统压力波动尽可能小的同时,在相同管径条件下的排水能力尽可能大,但这是相互矛盾的两个问题。当排水量增大时,排水立管内的气体空间变小,管道内的压力波动随之增大。如何在有限的管径空间中是排水流量尽可能大且管道内的气体流动又不受阻是设计研究人员经常考虑的问题。
目前,通用三通管件一般有两种结构型式,一种是TY三通(横支管以与立管轴线成45°角向下倾斜接入三通立管段的)。一种是T三通(横支管以与立管轴线成90°角水平接入三通立管段的)。通常情况下,建筑排水的流态是重力流,当来自排水横支管的污废水通过与排水横支管和排水立管连接的通用TY三通或TY多通管件流入排水立管时,往往在进入立管的入水口会形成舌状的水流(俗称“水舌”),“水舌”几乎完全封堵了排水立管横截面。当横支管水流通过与排水横支管和排水立管连接的通用T三通或T多通管件进入排水立管时会形成一个下落的水团,像一个活塞在管道内向下运动的水流形态,俗称“水塞”,“水塞”是和所述“水舌”相类似的一种通用三通管件横支管水流进入立管时形成的水流形态。“水塞”现象多发生于采用T三通管件时,而“水舌”现象多发生于采用TY三通管件时。随着水流继续下落,在管道内壁摩擦阻力的作用下,“水舌”和“水塞”现象逐步消失,形成依附于管道内壁的膜状水流(俗称“水膜流”),“水膜流”使管道内形成中空的空气通道。
通过分析整个排水过程流态变化的特征可以看出,影响系统内压力波动的主要原因是立管的入水口形成的“水舌”或“水塞”阻碍了管内气体的流动,在水流下落过程中,入水口的下部立管段气流下移受到压缩形成正压区,入水口的上部立管段气流得不到及时补充形成负压区,造成系统压力波动。
综上所述,克服排水立管入水口出现的“水舌”现象是减小建筑排水系统压力波动和提高排水能力的重要因素,而排水横支管和排水立管连接的管件的结构形状是产生“水舌”现象的主要原因。目前通用的三通或多通管件无法消除“水舌”的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单立管排水系统,能够有效防止“水舌”的产生,确保水封不被破坏,提高排水能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立管排水系统,该单立管排水系统包括:伸顶通气立管、排水立管、排水横支管、至少一个旋流管件及排水横干管;所述伸顶通气立管设置于所述排水立管上方并与所述排水立管连接;所述排水立管与所述排水横支管通过所述旋流管件连接;所述排水横干管设置在所述排水立管的底端;其中,所述旋流管件包括与所述排水立管连通的立管管体、以及至少一个与所述排水横支管连通的横支管;所述横支管包括横支管管体和转向挡板,所述横支管管体与所述立管管体相连接的一端设置有顺时针或逆时针旋向的弯管,所述转向挡板与所述横支管管体的中心轴线成角度连接至所述弯管,并一同连接于所述立管管体。
进一步地,上述系统中,所述伸顶通气立管顶部设置有透气帽;和/或,所述排水立管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检查及维修的立管检查口;和/或,所述排水横干管与所述排水立管之间设置有与二者分别连接的变截面异径弯头和/或整流器。
进一步地,上述系统中,所述立管管体设置有第一扩容段和第二扩容段,所述第一扩容段下端与所述第二扩容段上端连接;其中,所述横支管管体设置于所述第一扩容段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水县兴华铸造有限公司,未经徐水县兴华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34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