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贴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3449.1 | 申请日: | 2013-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57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全贤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崑洲实业(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H31/00 | 分类号: | A41H31/00;A41H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14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贴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加工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三贴条装置。
背景技术
裤边线位置通常情况下需要设置通体布置的贴条,在传统加工工艺过程中,配合成衣设备仅仅能够设置单一贴条,对于贴条数量要求较高的情况下,现有设备无法完成这一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三贴条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三贴条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具有翘起部的压脚,其背面具有等间距布置的复数条牵引槽,各牵引槽具有对应的多个针孔;
数量与牵引槽对应且通过支架倾斜安装于牵引槽入口端的拉筒,其具有一个供贴条通过的通道且位于该通道具有压设贴条的弹性压条。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翘起部与压脚的平板部之间的夹角为45度。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牵引槽通过结合于压脚背面的塑料条而形成。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牵引槽中针孔的数量为三个。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拉筒的通道呈扁平状。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拉筒的通道自入口端朝向出口端逐渐收窄。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牵引槽的数量为三个,所述拉筒的数量与牵引槽的数量对应为三个。
为使得整个拉筒具有平滑的特性,且结合经久耐用的要求而将拉筒以不锈钢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能够同时在条带(结合于裤边缘)上进行三贴条加工。
(2)拉筒的间距具有可调整性,贴条之间的间距可控且加工过程中间距均匀、美观。
(3)在多贴条加工过程中,整体加工效率有大幅度的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三贴条装置相互配合效果图。
图2为三贴条装置中压脚的背面结构图。
图3为三贴条装置中拉筒背面结构图。
图4为三贴条装置中拉筒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可配合缝纫设备使用的三贴条装置(贴条通常是白色布带结构),其具有:具有翘起部10的压脚1,该压脚作为缝纫设备的辅助性器件而进行配套安装,在压脚的背面具有等间距布置的三条牵引槽11,由于压脚的背面直接与缝纫设备的台面贴合,故而在压脚背面设置凸起结构就可以形成牵引槽,对应的是,各牵引槽具有对应的多个针孔12,这里的针孔与缝纫设备的针排列是相互对应的,由于多排针结构缝纫设备属于公知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详述。
通过支架3倾斜安装于牵引槽入口端的不锈钢拉筒2,该支架安装于缝纫设备主体结构上,拉筒具有一个供贴条通过的通道且位于该通道具有压设贴条的弹性压条20,在制备该弹性压条过程中,通过在通道中设置金属弹片可以满足要求。
考虑到压脚是安装于缝纫设备的工作台之上,而呈卷状的贴条带是安装于缝纫设备的上方的架体结构,在贴条从架体结构朝向压脚方向牵引之后,先进入品字形布置的拉筒通道入口处,然后贴条通过该通道并利用金属弹片压设于通道中,在外力的牵引下,贴条自拉筒的出口端引出,此时则进入压脚翘起部的 牵引槽,贴条经过压脚的针孔时被缝纫设备缝合于布条(通过二次加工缝合于裤子的侧边缘)。
根据实际经验可以得出,所述翘起部与压脚的平板部13之间的夹角为45度时,贴条进入牵引槽较为平滑和顺畅。
压脚的翘起部所在平面最好与拉筒的出口端所处平面共面布置。
所述压脚以金属材料制成,牵引槽如果采用金属浇注成型,也是允许的。考虑到现有压脚的背面是平坦的,可以考虑将塑料条14以胶黏剂粘合于压脚的背面而形成牵引槽,在压脚压设于缝纫设备工作台之后,压脚与工作台之间则构成以牵引槽为主体的贴条行进通道。
贴条通常是带状结构,在经过拉筒过程中如果不考虑其结构特征,则容易在贴条行进过程中容易容易丧失平整的特征,本案通过将拉筒的通道设置成扁平状,而且,该通道的入口端宽度是大于通道出口端宽度的,在贴条行进过程中为防止贴条不平整,在通道中设置一根沿着通道延伸布置的金属弹片而将贴条压设于通道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崑洲实业(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崑洲实业(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34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摄像装置、图像信号处理方法和程序
- 下一篇:按摩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