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调喷雾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2877.2 | 申请日: | 2013-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14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蒋孟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盛达阳光气动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7/34 | 分类号: | F16N7/34;F16N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500 浙江省奉化市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调 喷雾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润滑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调喷雾器。
背景技术
在气动流体传动系统中,动力是通过闭合回路中的压缩空气来传递和控制的。在空气介质需要润滑的场合,油雾器就是设计用以把需要的润滑剂加入到空气流中的元器件。油雾器是一种特殊的注油装置,它将润滑油进行雾化并注入空气流中,随压缩空气流入需要润滑的部位,达到润滑的目的。
现有的油雾器一般包括阀体、油窗、油杯以及止回阀等,经过阀体的压缩气体将油杯内的润滑油压入油窗后,高速流出的气体将油窗内的润滑油雾化后带入需要润滑的部件内。目前的油雾器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润滑油由工作气压压入雾化油窗,导致油杯内的气压很高,因此高强度油杯增加了制造成本,而油杯在室外或恶劣工作环境下,存在老化开裂等安全隐患;出油量的调节不稳定,出油量的大小随工作气压而变化,手动调节油量需要其他工具来辅助,很不方便。因此,有必要对目前的技术进行改进以提高使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安全稳定、使用方便的微调喷雾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微调喷雾器,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上设有连通进气口和出气口的气道,一端连接储油器的输油管路,连通输油管路和气道的出油孔,以及油量调节器,所述油量调节器设于输油管路和出油孔的连接处,油量调节器包括调节杆和基座,基座固定连接于阀体上,调节杆可升降地穿设于基座上,且调节杆前端的局部插入出油孔与输油管路的连通处。
进一步地,所述气道设于阀体下部,输油管路设于阀体上部且与气道平行,出油孔设于气道和输油管路之间并与其分别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阀体上部开有调节孔,输油管路通过调节孔与出油孔接通,所述基座固定连接于阀体的调节孔上。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杆的前端为锥形堵头且局部插入出油孔的上端口内。
进一步地,所述输油管路内设有截止阀,所述截止阀包括阀座、阀球和弹簧,阀座设于输油管路内并与其固定连接,阀座上开有连通输油管路两端的开关孔,阀球设于阀座靠近油量调节器的一侧并抵设于开关孔上,输油管路的另一端内设有台阶,弹簧两端分别抵设于台阶和阀球上。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合理,稳定可靠的特点,高速气流在通过气道时对出油孔和调节孔形成抽真空效应,进而打开截止阀使储油器内的润滑油经过出油孔进入气道,润滑油被高速气流带走的同时被雾化,单向的截止阀控制输油管路的开闭以防止油气倒灌,通过调节器使吸入气道的油量实现精确可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阀体; 11、气道; 12、输油管路; 13、调节孔;
14、出油孔; 20、油量调节器; 21、调节杆; 22、基座;
23、密封圈; 24、旋钮; 30、截止阀; 31、阀座;
32、阀球; 33、弹簧; 34、开关孔; 35、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微调喷雾器,包括阀体10,所述阀体10上设有连通进气口和出气口的气道11,一端连接储油器的输油管路12,连通输油管路12和气道11的出油孔14,以及油量调节器20,输油管路12、出油孔14、气道11依次连接组成输油通道,而由气泵向用气设备输出的高速气流经过气道11时,对出油孔14形成抽真空效应,使储油器内的润滑油进过输油通道向气道11流动;所述油量调节器20设于输油管路12和出油孔14的连接处,油量调节器20包括调节杆21和基座22,基座22固定连接于阀体10上,调节杆21穿设于基座22上,调节杆21后端设有旋钮24,通过转动旋钮24实现调节杆21在基座22上的升降,且调节杆21与基座22之间设有密封圈23;调节杆21前端的局部插入出油孔14与输油管路12的连通处,通过调整调节杆21与出油孔14之间的间隙实现对流过出油孔14的润滑油流量大小进行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盛达阳光气动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盛达阳光气动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28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差动传动的微型注塑机的注射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板框式压滤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