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源装置、显示单元以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2863.0 | 申请日: | 2013-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34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守;南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8/00;G02B2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梁兴龙;陈桂香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源 装置 显示 单元 以及 电子设备 | ||
1.一种显示单元,包括:
显示图像的显示部;和
向所述显示部出射图像显示用的光的光源装置,所述光源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光源、导光板和光学元件,第一光源发射第一照明光,所述导光板包括使第一照明光散射、然后从所述导光板出射的多个散射区域,所述光学元件面向所述导光板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光的出射侧并且使从所述导光板出射的第一照明光的亮度角向分布改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单元,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导光板出射的第一照明光具有其中在倾斜方向上的亮度高于在相对于所述导光板的表面的法线方向上的亮度的亮度角向分布,以及
所述光学元件使第一照明光在相对于所述导光板的表面的法线方向上的亮度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元件包括多个部分,每个部分至少通过折射作用改变入射光的前进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单元,其特征在于,
改变光的前进方向的部分由棱镜构成,每个棱镜具有第一斜面、第二斜面和棱线,所述棱线在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的交叉处形成,
所述多个散射区域中的每一个以构成在预定方向上连续延伸的图案或在预定方向上断续延伸的图案的方式设置,以及
所述各棱镜的棱线和所述各散射区域的延伸方向互相直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光板具有多个侧面,
所述的一个或多个第一光源设置为面向所述导光板的一个或多个侧面,以及
所述各散射区域在其表面上具有提供光散射功能的多个凹凸形状,并且所述凹凸形状的密度随着距第一光源的距离而变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各散射区域中的凹凸形状的密度随着距第一光源的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单元,还包括设置为面向所述导光板的第二光源,第二光源从不同于第一光源的光施加方向的方向将第二照明光施加向所述导光板,
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元件使从所述导光板出射的第二照明光的亮度角向分布和第一照明光的亮度角向分布改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单元,其特征在于,
第二照明光具有其中在倾斜方向上的亮度高于在相对于所述导光板的表面的法线方向上的亮度的亮度角向分布,以及
所述光学元件使第二照明光在相对于所述导光板的表面的法线方向上的亮度增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部在基于三维图像数据的立体图像和基于二维图像数据的图像之间选择性地切换将要显示的图像,以及
当要在所述显示部上显示所述立体图像时,第二光源被控制为关闭,而当要在所述显示部上显示基于所述二维图像数据的图像时,第二光源被控制为打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单元,其特征在于,当要在所述显示部上显示所述立体图像时,第一光源被控制为打开,而当要在所述显示部上显示基于所述二维图像数据的图像时,第一光源被控制为关闭或打开。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单元,还包括反射元件,所述反射元件面向所述导光板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光的出射侧的相对侧并且使已经从所述导光板出射到所述光的出射侧的相对侧的第一照明光反射回所述导光板。
12.一种光源装置,包括:
发射第一照明光的一个或多个第一光源;
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包括使第一照明光散射、然后从所述导光板出射的多个散射区域;和
光学元件,所述光学元件面向所述导光板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光的出射侧并且使从所述导光板出射的第一照明光的亮度角向分布改变。
13.一种配置有显示单元的电子设备,所述显示单元包括:
显示图像的显示部;和
向所述显示部出射图像显示用的光的光源装置,所述光源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光源、导光板和光学元件,第一光源发射第一照明光,所述导光板包括使第一照明光散射、然后从所述导光板出射的多个散射区域,所述光学元件面向所述导光板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光的出射侧并且使从所述导光板出射的第一照明光的亮度角向分布改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未经索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286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