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米加工用存料仓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2286.5 | 申请日: | 2013-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20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刘兴海;李远军;杨帆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桃源县兴隆米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54 | 分类号: | B65D88/54;B65D90/02 |
代理公司: | 常德市长城专利事务所 43204 | 代理人: | 张启炎 |
地址: | 415705 湖南省常德***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米 工用 存料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米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米加工用存料仓。
背景技术
大米作为我国居民的主食之一,其加工方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断发展。典型的碾米加工流程主要有清理、砻谷、谷糙分离、碾米、擦米等几道工序。目前大米加工企业实际应用的碾米加工工艺流程如下: 原粮→入仓→输送→初清→清杂→一次去石→除尘→磁选→脱壳→谷糙分离→二次去石→磁选→存糙箱→头道碾米→二道碾米→白米分级→长度分级→白米去石→第一存料仓→抛光→色选→第二存料仓→称重打包→入成品仓。而在存料的过程中用到的存料仓一直存在有两个问题,其一是:米粒在进入存料仓之前,因其在加工设备中经高速运转和雾化着水,米粒具有一定的温度和湿度,进入存料仓后,存料仓的内壁上就会有板结。其二是:加工后的大米经皮带传输到存料仓的上方后利用其自身的重力垂直跌落到存料仓内,而存料仓有一定的深度,因而米粒从传输皮带到存料仓底部有较大的落差,造成了碎米的增加,精品米的出米率降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存料仓的仓壁易形成板结和降低精品米的出米率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的大米加工用存料仓。
这种大米加工用存料仓,包括仓底和围在仓底四周的仓壁,其特征在于:在仓壁的迎米面上端安装有一块向仓底倾斜且带孔的金属薄板,在与金属薄板对应面的仓壁上端开有一吸风口,该吸风口与风机相连。
迎米面的对应面的仓壁上也安装有一块向仓底倾斜且带孔的金属薄板,该金属薄板的斜面低于安装在迎米面仓壁上的金属薄板的悬空端部。
在加工大米过程中,加工后的大米经皮带传输到存料仓的上方后,先落到金属薄板上,在金属薄板上运行一段距离后落入仓底。一方面:减少了大米撞击仓底的撞击力,减少了碎米率。另一方面:米粒是摊开平铺在金属薄板上滑行,加快了米粒的降温速度,而且金属薄板是热的良导体,更加加快了米粒的降温速度,这样大米不会板结。在与金属薄板对应面的仓壁上端开一吸风口后,通过吸风口抽走存料仓内的湿热空气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和图2中,1、仓底,2、仓壁,3、吸风口,4、金属薄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情况,但他们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是:这种大米加工用存料仓,包括仓底1和围在仓底四周的仓壁2,其特征在于:在仓壁2的迎米面上端安装有一块向仓底倾斜且带孔的金属薄板4,在与金属薄板对应面的仓壁上端开有一吸风口3,该吸风口与风机相连。
第二种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是:在迎米面的对应面的仓壁上也安装有一块向仓底倾斜且带孔的金属薄板,该金属薄板的斜面低于安装在迎米面仓壁上的金属薄板的悬空端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桃源县兴隆米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桃源县兴隆米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22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电量监测的移动终端定位方法
- 下一篇:自有自动侦测功能的耳机及其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