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连式循环风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1515.1 | 申请日: | 2013-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47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邓献忠;毛际明;付洪涛;岳小红;向旭之;刘向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阳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06 | 分类号: | F04D2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20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连式 循环 风机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工业的烘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烘燥设备上的循环风机。
背景技术
目前,纺织行业烘燥设备上的循环风机形式各一,设计、制造工艺较成熟。将风机叶轮直接安装在电机轴上的直连式循环风机,因其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优势而被广泛应用在烘燥设备上。由于与热风接触的风机叶轮轴盘等无法避免将热量传导给电机轴导致电机升温,大多数烘房需设计成微正压,因此常在该结构风机座上设置了补新风口,利用风机工作时在电机轴端产生的负压,将外界空气吸入到烘房内达到补充新风的目的。利用烘房补充新风有不设计导流板导风冷却电机轴的,但常因不能有效地为电机降温,导致电机温升过高、烧坏电机,设备不能正常工作,影响生产。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的直连式循环风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电机、风机座、叶轮、轴盘、挡圈、止动垫片、进风圈、导流圈。其特征是;循环风机在风机座的内侧与叶轮、轴盘之间增加一个导流圈,导流圈由带内孔的圆板与圈圆管焊接而成,圆板内孔与轴盘相邻处相配且留一定间隙, 圈圆管内孔与均匀焊接在轴盘上肋板的外径相配,轴向重叠一部分,径向留一定间隙,且圈圆管的非焊接端面与轴盘面相距一定距离,叶轮与轴盘先连成一体,轴盘上的孔套入到带键的电机的轴上,向内推进插入到与之相配且有一定间隙的导流圈内,锁上挡圈与止动垫片后,整体固定在烘房机架上,配上进风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能利用外界补充的冷风有效地冷却循环风机的电机轴,从而改善了设备性能,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及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
图1: 直连式循环风机装配示意图。
图2: 导流圈截面图。
图3: 风机座示意图。
图中:1.电机、2.风机座、3.叶轮、4.轴盘、5.挡圈、6.止动垫片、7.进风圈、8.导
流圈、9.圆板、10.圈圆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电机(1)安装在带U形槽的风机座(2)的外侧、由带内孔的圆板(9)与圈圆管(10)焊接而成的导流圈(8)固定在风机座(2)的内侧,叶轮(3)与轴盘(4)先连成一体,轴盘(4)上的孔套入到带键的电机(1)的轴上,向内推进插入到与之相配且有一定间隙的导流圈(8)内,锁上挡圈(5)与止动垫片(6)后,然后整体固定在烘房机架上,配上进风圈(7)即可。启动电机循环风机工作,循环热风从进风圈(7)吸入到叶轮(3)内后甩入到风室内进行循环,烘房外冷风从风机座(2)径向均匀分布的U形槽内吸入,沿着电机(1)的法兰面与圆板(9)面形成的狭缝流向电机(1)轴的根部,再拐弯经过圆板(9)内孔面与轴盘(4)轴的外表面形成的狭缝,且经圈圆管(10)导流,流向均匀焊接在轴盘(4)上的数块肋板的根部,经肋板将风通过圈圆管(10)端面与轴盘(4)端面之间的空隙甩入到风室内进行循环,这样使冷风大程度地流过电机(1)的法兰面与其轴根部,以及装在电机轴上传导热量的轴盘(4)的表面,从而有效地冷却了电机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阳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邵阳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15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铁路空间公里标定位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自定义特征的车辆搜索方法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