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氧丙烷的回收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1469.5 | 申请日: | 2013-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30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宇;张喜悦;王金玺;郭宝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太亚洲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303/04 | 分类号: | C07D303/04;C07D30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32 | 代理人: | 王顺荣;唐爱华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丙烷 回收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氧丙烷的回收处理装置,具体涉及环氧丙烷气体使之液化并净化处理的装置,尤其涉及冷凝法和吸附法气体回收系统的装置。属于环氧丙烷回收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常温常压下环氧丙烷为无色透明低沸易燃液体,凝固点-112.13℃,沸点34.24℃,化学性质活泼,有毒性,易燃易爆。环氧丙烷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对于它的回收,不仅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同时,对于环境的保护和生产的安全都有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环氧丙烷回收处理装置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环氧丙烷的回收处理装置,该装置不仅能有效解决环氧丙烷排放达标问题,而且装置运行安全、可靠。
环氧丙烷回收处理装置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环氧丙烷的回收处理装置,它主要包括引气机、流量计、冷凝装置、吸附剂吸附加热脱附装置和集液罐。它们之间的位置连接关系是;在同一个设备平面上,彼此用无缝钢管及法兰相互连接。
所述冷凝装置由冷凝箱及冷凝机组、气液分离器及电磁阀组成,其中冷凝箱和冷凝机组之间采用无缝钢管焊接连接,与气液分离器及电磁阀采用无缝钢管法兰连接。冷凝箱采用板式或管式换热器,冷凝机组采用压缩机制冷的机械制冷方式,制冷剂采用环保的R404即可;该气液分离器是;圆柱状,内填充普通填料即可;该电磁阀是防爆型常闭电磁阀。
所述吸附剂吸附加热脱附装置包括第一吸附罐、第二吸附罐、真空泵、阀门以及隔离加热装置。它们之间通过无缝钢管及法兰彼此连接。该第一吸附罐是圆柱状,内加盘管。该第二吸附罐是圆柱状,内加盘管。(同第一吸附罐)。该真空泵是无油干式真空泵,并做防爆处理。该阀门是气动阀门;该隔离加热装置是盘管加热装置。加热脱附是指额定温度的循环水通过盘管,对吸附剂进行加热,使吸附剂中所吸附的环氧丙烷气化,从而被解析出来。
所述集液罐是将回收过程中的液体集中收集的储罐,呈圆柱状。
所述引气机与流量计是按需选购的市购件。
引气机与流量计之间为无缝钢管法兰连接,无缝钢管需要预定的长度,以保证流量计的计量准确;流量计与冷凝箱及冷凝机组之间为无缝钢管法兰连接,引气机和流量计的使用,主要为保证来料气体气量的稳定,以控制冷凝和吸附的效果。冷凝箱及冷凝机组与气液分离器之间通过无缝钢管连接,钢管中间有止回阀;气液分离器与集液罐、第一吸附罐、第二吸附罐之间通过无缝钢管连接,钢管中间有止回阀或电磁阀,以达到自动控制的目的;第一吸附罐、第二吸附罐与真空泵通过无缝钢管连接,真空泵与集液罐之间通过无缝钢管连接。集液罐与气液分离器之间通过无缝钢管连接。两个吸附罐内有盘管,为吸附剂提供热源;盘管两端有阀门控制,吸附罐内有温度、压力传感器,以监控罐内的温度、压力的变化。
其中,所述的所有通过钢管连接的连接方式都是焊接或法兰连接。
其中,所述的所有通过法兰连接的连接处均设有聚四氟乙烯的密封圈,以保证系统的密闭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综合了冷凝法和吸附法,集两种回收方法之所长,使得环氧丙烷的回收处理率高达到99%以上,盘管加热的设计,使解析更加便捷、节能和易于控制。
附图说明
图1环氧丙烷回收处理装置结构框图。
图中具体标号如下:
01、引气机 02、流量计 03、冷凝箱及冷凝机组 04、气液分离器 05、集液罐 06、真空泵 V01—V10、电动或电磁阀 A、为第一吸附罐 B、为第二吸附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种环氧丙烷的回收处理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引气机、流量计、冷凝装置、吸附剂吸附加热脱附装置和集液罐。它们之间的位置连接关系是;通过无缝钢管及法兰彼此相互连接。
所述冷凝装置由冷凝箱及冷凝机组03、气液分离器04及电磁阀组成,它们之间通过无缝钢管焊接和法兰彼此相互连接。冷凝箱采用板式或管式换热器,冷凝机组采用压缩机制冷的机械制冷方式,制冷剂采用环保的R404即可;该气液分离器04是圆柱状,内填充普通填料即可;该电磁阀是防爆型常闭电磁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太亚洲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科太亚洲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14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铸造引导轮支架的冒口
- 下一篇:一种分体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