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扁铜切料机的切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1363.5 | 申请日: | 2013-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09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蔡忠义;熊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清振达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02 | 分类号: | B21D28/02;B21D45/06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鹏举 |
地址: | 3132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扁铜切料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扁铜切料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扁铜切料机的切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机的制作过程中,会使用到扁铜,但是一般的扁铜的原材料都是成卷筒状的。所以,在使用的时候首先要把扁铜切成电机使用的规格长度。目前,在切扁铜料的时候,都是使用冲压机来进行切料。使用员工来操作冲压机,踩下开关,冲压机切下料,然后在把料拨拉到旁边,接着把扁铜料放入到冲压机下方,接着在踩下开关,如此循环重复就可以了。但是此类的切扁铜料存在着以下缺陷:一是,人工操作切扁铜料,使得效率低下;二是,在切料时需要人工把切下的扁铜料拨拉到一端,这样的操作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很容易造成工伤。目前的切料装置中,在切料后,扁铜料会粘在切刀上,从而使得切料后成品料很难脱落下来进入到出料口内,从而影响了其切料。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扁铜切料机的切料装置,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扁铜切料机的切料装置,包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台上设有切料架,所述的切料架上设有料槽,所述的切料架的一侧设有进料口,所述的进料口与料槽相通,所述的工作台的侧部设有出料架,所述的出料架上设有出料口,所述的出料架上位于出料口的上方处架设有脱料杆,所述的脱料杆的一端与料槽相接触,所述的脱料杆上设有弹簧,所述的弹簧一端设于出料架上。
优选方式为,所述的脱料杆上位于料槽相接触的一端设有圆板,所述的圆板的直径比料槽的厚度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扁铜切料机的切料装置,在使用的时候,扁铜料经过进料口进入到料槽内。然后切刀进入到料槽内进行切料,切刀切料后,成品料会粘在切刀到,此时的切刀还会往前运动,直到切刀撞击到脱料杆上后切刀往回运动。而成品料在切刀和脱料杆撞击的时候受力而脱落,从出料口落下。而脱料杆在受到撞击后,弹簧受到压缩,从而使得脱料杆向前运动。当切刀往回运动时,弹簧在其回复力的作用下回弹,从而使得脱料杆回复到原位。如此反复,可以确保成品料能够很好的落入到出料口内。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脱料杆上位于料槽相接触的一端设有圆板,所述的圆板的直径比料槽的厚度大。出于重量的原因,脱料杆越轻越好,但是脱料杆的轻使得脱料杆的直径较小,从而在使用的时候,会使得切刀与脱料杆之间的撞击不是很稳定。当圆板的直径比料槽的厚度大时,此时的圆板能够盖住料槽,从而确保切刀能够和圆板相撞击。
本实用新型使得切刀在切料后,确保成品料能够自动掉落到出料口内,使得切料和出料更加的通畅,使得其切料更加的顺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具体说明实施例:
一种扁铜切料机的切料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台1上设有切料架2,所述的切料架2上设有料槽3,所述的切料架2的一侧设有进料口4,所述的进料口4与料槽3相通,所述的工作台1的侧部设有出料架5,所述的出料架5上设有出料口6,所述的出料架5上位于出料口6的上方处架设有脱料杆7,所述的脱料杆7的一端与料槽3相接触,所述的脱料杆7上设有弹簧8,所述的弹簧8一端设于出料架5上。
优选方式为,所述的脱料杆7上位于料槽3相接触的一端设有圆板9,所述的圆板9的直径比料槽3的厚度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扁铜切料机的切料装置,在使用的时候,扁铜料经过进料口进入到料槽内。然后切刀进入到料槽内进行切料,切刀切料后,成品料会粘在切刀到,此时的切刀还会往前运动,直到切刀撞击到脱料杆上后切刀往回运动。而成品料在切刀和脱料杆撞击的时候受力而脱落,从出料口落下。而脱料杆在受到撞击后,弹簧受到压缩,从而使得脱料杆向前运动。当切刀往回运动时,弹簧在其回复力的作用下回弹,从而使得脱料杆回复到原位。如此反复,可以确保成品料能够很好的落入到出料口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清振达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德清振达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13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