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动自行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1266.6 | 申请日: | 2013-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17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黄敬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敬平 |
主分类号: | B62M19/00 | 分类号: | B62M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曹文衔 |
地址: | 20110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尤其涉及一种可以利用压缩空气驱动的气动自行车。
背景技术
自行车是一种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骑自行车不仅起到了锻炼身体的作用,而且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是非常低碳环保的,没有任何污染物。
专利号为CN20229513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气动自行车,其主要包括自行车大架、车轮、储气罐、气动马达和飞轮,其中车轮通过轴承安装在自行车大架的前后两端,储气罐安装在自行车大架的底部,气动马达位于储气罐的后部,并且固定在自行车大架的底部,自行车后车轮轴承上固定有飞轮。自行车通过储气罐中储存的气体为气动马达提供动力驱动自行车前进。虽然这种气动自行车通过气体为自行车提供动力也是环保无污染的,但是当储气罐中的气体用完时,自行车便不能通过气动使自行车继续前进,需要重新为储气罐充气后才能继续使用,在使用时是有局限性的,并且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脚踏充气的气动自行车,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动自行车,包括车架、脚踏装置和棘轮,还包括起动凸轮、打气筒、储气罐和气动马达,所述起动凸轮与脚踏装置相连接,所述打气筒包括打气杆和气筒,打气杆上设有复位弹簧,气筒和储气罐相连接,储气罐上设有排气口,气筒安装在车架上,打气杆的端部与起动凸轮的轮缘相接触,气动马达安装在自行车后轮的棘轮上,所述储气罐的排气口通过供气管与气动马达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起动凸轮设有多个凸起和凹槽。
进一步地,还包括助力器,助力器是安装在自行车车架上的储气瓶,助力器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也与储气罐的排气口相连接,出气口与供气管相连接,所述排气口上设有三通切换阀。
进一步地,所述气动马达包括压缩空气入口、压缩空气出口和入口阀门,气动马达内部设有气动齿轮。
进一步地,所述的助力器还配有压力指示表。
进一步地,所述的助力器内部设有安全阀。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气动自行车,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人力踩动脚踏装置驱动起动凸轮,进而作用于打气筒产生压缩空气,所产生的压缩空气可以通过储气罐直接输入到气动马达中为自行车提供前进动力;也可以将压缩空气储存到助力器中通过助力器中的压缩空气驱动气动马达使自行车前进;同时,当骑行时遇到的阻力较大时,例如上坡等,此时骑行者可以在踩动脚踏装置为气动马达提供压缩空气的同时开启助力器使两者同时为气动马达提供压缩空气作为动力驱动自行车前进;并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全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助力器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气动马达结构图。
图中:1 起动凸轮
11 凸起
12 凹槽
2 打气筒
21 打气杆
22 气筒
23 复位弹簧
24 排气口
25 三通切换阀
26 储气罐
3 助力器
31 进气口
32 出气口
33 压力指示表
34 安全阀
35 压缩弹簧
4 气动马达
41 气动马达调节器
42 压缩气体入口
43 压缩空气出口
44 入口阀门
45 气动齿轮
5 车架
51 棘轮
6 供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前”、“后”、“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敬平,未经黄敬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12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导体封装方法
- 下一篇:多圈QFN封装引线框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