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极喷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410696.6 | 申请日: | 2013-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5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 发明(设计)人: | 任茂胜;韩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炉研究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5B13/02 | 分类号: | B05B13/02;B05B12/02 |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李罡 |
| 地址: | 710061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极 喷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极喷淋装置。
背景技术
电弧炉现有电极喷淋装置,喷淋孔被加工在内侧,为圆柱形小截面(直径一般小于Φ2mm)结构,喷淋孔数量较多,喷淋圈为封闭圆环结构,容易形成电磁闭合回路,产生涡流增加损耗,控制通常采用电磁阀手动的单一方式,喷到电极表面的水流为柱状且无法雾化,有的加装水气混喷,仍然存在冷却面积小、用水量大(单电极冷却水流量2.2m3/h)、冷却效果差和喷淋孔易堵塞、滴流以及难以控制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消除涡流损耗且冷却效果更好的电极喷淋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极喷淋装置,设置有圆环管形的喷淋圈,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淋圈具有缺口,缺口处的端口设置有封水板;
喷淋圈全环内侧均布设置有倾斜的水嘴连接管,水嘴连接管上通过丝扣连接方式连接有喷淋水嘴;
喷淋圈管壁上连接设置有进水管。
所述的喷淋水嘴采用广角度空心圆锥形截面结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电弧炉电极喷淋装置,其喷淋咀采用广角度空心圆锥形截面结构,安装在喷淋圈内侧,喷淋孔等效直径等于Φ4mm,喷流角度120°,结构简单,可直接使用日常用自来水做为水源,无需加压,且冷却面积大,冷却效果好、用水量减少到1.6m3/h,喷淋孔数量大为减少且不易堵塞,喷到电极表面的水雾细小而均匀,无需加装水气混喷,喷淋圈为开式半圆环结构,断开电磁闭合回路,消除了涡流损耗,采用电磁阀手动控制及电磁阀与PLC联锁自动控制技术两种方式,彻底解决了冷却面积小、冷却效果差和喷淋孔堵塞、滴流以及难以控制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3为I部局部放大图。
图4为A-A截面图。
图5为水嘴连接管的结构图。
图中,1-喷淋圈,2-封水板,3-喷淋水嘴,4-水嘴连接管,5-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极喷淋装置,采用自来水作为水源,利用自来水自身所带的压力,经过压力表、球阀、过滤器、电磁阀、流量计、单向阀等进入喷淋圈,通过均部在喷淋圈上的喷淋水嘴,使水达到雾化喷出的效果,对电极进行喷淋冷却。
具体结构为:设置有圆环管形的喷淋圈1,喷淋圈1具有缺口,而不是封闭圆环结构,缺口处的端口设置有封水板2。喷淋圈1全环内侧均布设置有倾斜的水嘴连接管4,水嘴连接管4上通过丝扣连接方式连接有喷淋水嘴3。喷淋圈1管壁上连接设置有进水管5,进水管5与现场所配用的自来水管相连。
喷淋水嘴3采用广角度空心圆锥形截面结构,喷嘴的选择需要根据现场自来水的压力、喷水的流量和喷流角度确定。在实际应用中可通过控制流量,对喷淋的水雾进行调节,使其达到比较理想的喷淋效果,以达到降低电极消耗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不限于实施例所列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而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换,均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炉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电炉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06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