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圆周式镜片直身位抛光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0130.3 | 申请日: | 2013-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38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周群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3/00 | 分类号: | B24B13/00;B24B13/01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颜勇 |
地址: | 410329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周 镜片 直身位 抛光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镜片抛光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一次装夹一次抛光镜片所有直身位的圆周式镜片直身位抛光机。
背景技术
在对方形玻璃镜片的直身位(即直边)进行抛光时,一次装夹只能抛光一条直身位,因此完成直身位抛光的步骤需要装夹四次并抛光四次,每叠镜片完全抛光的时间长,生产效率不高,并且间断抛光容易导致镜片的四个角位连接过渡不圆滑,有抛光接线产生,影响镜片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对镜片直身位抛光存在的效率低、抛光效果不理想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次装夹即可抛光所有直身位的圆周式镜片直身位抛光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圆周式镜片直身位抛光机,包括机架1、滑动底座3以及相向转动的毛刷轮盘8和镜片装夹装置;所述滑动底座3通过一级滑轨16设置在机架1底部,并与推动气缸2连接;
毛刷轮盘8与毛刷轮盘电机5连接并设置在滑动底座3上;所述镜片装夹装置包括同轴设置的上主轴24和下主轴6,所述下主轴6与主轴电机12连接实现转动,所述上主轴24与压紧气缸9连接将镜片压紧装夹在上、下主轴之间的压盘上;在下主轴6上设有与镜片尺寸匹配的随动模具13与镜片一同转动,所述随动模具13与设置在滑动底座3上的滚轮14接触,实现毛刷轮盘8上的毛刷在与镜片相向转动的过程中始终接触镜片的直身位。
所述毛刷轮盘8通过轴承座7设置在移动支架4上,所述移动支架4通过二级滑轨17设置在滑动底座3上,并通过滚珠丝杠机构18与固定设置的调节电机19连接实现自动进给补偿毛刷轮盘上毛刷的磨损量。
所述轴承座7固设在安装板22上,所述安装板22通过竖直方向的浮动滑轨21设置在移动支架4上,并作为从动件与浮动调速电机20驱动的偏心轮23或凸轮接触实现毛刷轮盘上下浮动。
所述毛刷轮盘8、滑动底座3及其移动组件为两组,分别呈镜像设置在所述镜片装夹装置的两侧。
所述上主轴24与压紧气缸9的活塞杆通过浮动接头15连接,实现压紧气缸和上主轴之间的相对转动。
所述机架1上设有操作面板10控制抛光机的动作。
本实用新型采用采用圆周式连续抛光,每叠镜片只需装夹一次,通过转动装夹镜片对所有的直身位一次性抛光到位,避免了四个角位产生抛光接线;镜片做慢速旋转运动,带动下方的随动模具同步运动,滑动底座上的滚轮始终与随动模具接触,并反馈信号滑动底座,实现滑动底座上毛刷轮盘的毛刷与镜片紧紧地相接触,实现不间断抛光;滑动底座上设有二级滑轨,通过伺服电机连接滚珠丝杠机构驱动抛光轮盘自动进给实现补偿毛刷的磨损量,抛光轮盘可以上下浮动,保证了抛光质量。
本实用新型有效地减少了抛光时间,简化了玻璃镜片生产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受用新型涉及的圆周式镜片直身位抛光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滑动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移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上主轴和压紧气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机架,2-推动气缸,3-滑动底座,4-移动支架,5-毛刷轮盘电机,6-下主轴,7-轴承座,8-毛刷轮盘,9-压紧气缸,10-操作面板,11-镜片,12-主轴电机,13-随动模具,14-滚轮,15-浮动接头,16-一级滑轨,17-二级滑轨,18-滚珠丝杠机构,19-调节电机,20-浮动调速电机,21-浮动滑轨,22-安装板,23-偏心轮,24-上主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4,图示中的圆周式镜片直身位抛光机包括机架1、滑动底座3以及相向转动的毛刷轮盘8和镜片装夹装置;滑动底座3通过一级滑轨16设置在机架1底部,并与推动气缸2连接;毛刷轮盘8与毛刷轮盘电机5连接设置在滑动底座3上;镜片装夹装置包括同轴设置的上主轴24和下主轴6,下主轴6与主轴电机12连接实现转动,上主轴24与压紧气缸9连接将镜片11叠放压紧装夹在上、下主轴之间的压盘上;在下主轴6上设有与镜片尺寸匹配的随动模具13与镜片一同转动,随动模具13与设置在滑动底座3上的滚轮14接触,实现毛刷轮盘8上的毛刷在与镜片11相向转动的过程中始终接触镜片的直身位。
具体参见图2和图3,毛刷轮盘8通过轴承座7设置在移动支架4上,移动支架4通过二级滑轨17设置在滑动底座3上,并通过滚珠丝杠机构18与固定设置的调节电机19连接实现自动进给补偿毛刷轮盘上毛刷的磨损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01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