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大功率传动齿轮的喷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9691.1 | 申请日: | 2013-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58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赖锋;孙德智;邹璇;刘兆晶;王苏鸣;黄莹莹;左晓镭;孙向志;刘刚;王瑛;黄伟;薛城;张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F16N7/38;F16N21/02 |
代理公司: | 大庆禹奥专利事务所 23208 | 代理人: | 朱士文;杨晓梅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省哈尔滨***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大功率 传动 齿轮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大功率齿轮传动润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大功率传动齿轮的喷油装置。
背景技术:
大功率齿轮传动是一种工作在高速大扭矩工况的传动装置,其特点为齿轮之间传动速度高,功率大,输出扭矩大。这种工况下通常采用喷油嘴直接向传动齿轮啮合处喷洒润滑油进行强制润滑,使润滑剂进入齿轮啮合的工作处,形成润滑膜迫使啮合齿面分开。将润滑油以一定的压力喷入齿轮齿面,这种方式不存在搅拌现象,能及时将啮合发热带走,因此能控制啮合齿轮的本体温度,当润滑油粘度选择正确时,易于实现弹性油膜动力润滑,有效的降低振动和噪声。在现代齿轮设计中,优先考虑的就是喷油润滑,但是不同的喷油部位,润滑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最常见的喷油部位有三种形式:润滑油喷入啮入区,润滑油喷入啮出区,润滑油喷入啮入区和啮出区。现在常用的喷油方式是柱面喷油,润滑油从圆柱状喷油嘴喷射出,形成圆柱形状的射流喷向啮合区,沿着齿轮啮合线方向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喷油嘴,这种喷油方式喷油时由于形成圆柱状射流,喷洒到啮合面上的润滑油不均匀,容易形成啮合面上的润滑盲区,影响齿轮传动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满足大功率齿轮传动的要求,提高齿轮传动啮合处的润滑效率,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大功率传动齿轮的喷油装置。该装置加工简单、安装拆卸方便、体积小、重量轻、可长期可靠地向齿轮啮合处喷油,喷油面均匀,润滑油利用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该用于大功率传动齿轮的喷油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包括设于齿轮上方的喷油管路,所述喷油管路上设有倾斜向下的并与其相通的喷油管座,喷油管座的末端连接固定倾斜向下的喷油嘴,喷油嘴由喷油口、喷油腔及导向板构成,所述喷油腔的一端与喷油管路相通、喷油腔的另一端连通喷油口,喷油嘴的下端处于喷油口的外侧设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由上下两部分不处于同一平面内的斜面构成,其下部的斜面略向喷油口处弯折并处于齿轮啮合处正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大功率传动齿轮的喷油装置,采用喷油管路供油,通过油泵向喷油管路供一定压力的润滑油,润滑油经过喷油管路和喷油嘴内的喷油腔最后由喷油口喷出。喷油口喷出的润滑油沿着导向板的两个斜面喷向齿轮啮合点,润滑油沿着导向板流动时由于润滑油之间张力作用在喷出斜面时形成扇形油面,喷向齿轮啮合点处实现均匀润滑,提高润滑油利用率。其加工简单、安装拆卸方便、体积小、重量轻、可长期可靠地向齿轮啮合处喷油,喷油面均匀,润滑油利用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的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喷油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每对齿轮上方设有一个喷油管路1,喷油管路1上沿着传动齿轮的啮合线方向设有一定数量的喷油嘴座2,喷油嘴座2焊接在喷油管路1上,喷油嘴座2之间距离根据喷油嘴3喷油时形成的扇形油膜9宽度决定。喷油管座2的末端连接固定倾斜向下的喷油嘴3,喷油嘴3由喷油口6、喷油腔5及导向板4构成,喷油腔5的一端与喷油管路1相通、另一端连通喷油口6,喷油口6为圆柱状,喷油嘴3的下端处于喷油口6的外侧设有导向板4, 导向板4由上下两部分不处于同一平面内的两个弯折的斜面组成,其下部的斜面略向喷油口6处弯折并处于齿轮啮合处7正上方,导引润滑油射向齿轮啮合处7。
工作时由液压泵提供的润滑油由喷油管路入口8进去喷油管路1,润滑油经过喷油嘴座2内的喷油腔5,经过喷油口6喷射到导向板4上,润滑油沿着导向板4向下喷射到齿轮啮合处,润滑油经过导向板4向下喷射,由于导向板4的阻挡和润滑油的张力作用使得向下的喷射流呈扇形喷向齿轮啮合处7,形成扇形油膜9。
本实用新型较柱形喷油结构相比,能够准确的将润滑油喷向齿轮啮合处,且使得润滑油能够均匀的喷射到所有的齿轮啮合点上,不会留下盲区,提高润滑油的利用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96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头灯
- 下一篇:一种摇头角度可调的电风扇摇头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