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水BNC型公头射频连接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409267.7 | 申请日: | 2013-07-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4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 发明(设计)人: | 王铭新;黄迪;朱慧;唐维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菲尼克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百一领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3 | 代理人: | 陈贞健 |
| 地址: | 2017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水 bnc 型公头 射频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通讯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防水BNC型公头射频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子工业始终面临着电子系统抗干扰问题的挑战。随着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以及现代电子设备日益精密、复杂及多功能化,电磁干扰和射频干扰问题日益严重,它可使设备的性能发生微小变化、减弱,甚至导致设备的完全失灵。特别是通信、医疗领域,电子设备如果受到干扰会造成通信中断、指令误发,以致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危及人身安全。
就一个系统而言,各种电磁干扰在接口处最为严重,它既能将系统外部的EMI传导或辐射到系统内部,又可将系统内部的EMI传导或辐射到系统外部。因此,接口处的连接器在抗电磁干扰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适应这一新形势和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我们计划研制一系列射频连接器,用于信号线、电源线的信号传输,同时起到抗电磁、射频干扰的作用。
此外有些射频连接器的工作环境在室外,,或更恶劣的工作场合,如海水、化工、航天等等,不仅有电磁的干扰,还存在着水的干扰因素,甚至是具有腐蚀性的液体,即便是室内,由于气候环境的温度、湿度的变化,空气中的水分子会在金属表面产生冷凝现象,传统的射频连接器大都在公母头连接处设置防水密封圈,在对配拧紧的状态下才具体防水功能,对于高灵敏、低功率的传送信号,一旦受水的影响,则会产生信号衰减和短路现象,故传统的连接器母头是不能满足IP67等级的防水要求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根据射频连接器的使用特性,旨在提供一种防水BNC型公头射频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水BNC型公头射频连接器,包括螺套、外壳、中心导体、绝缘体、夹圈和锁紧螺母,所述的螺套为一中空管体,在其前端环口处设置有带一字形通槽,在其中部设置有贯穿管壁的卡环式锁槽,在其后端环口处设置有内置螺纹;
所述的外壳为一阶梯式管状体,在其上端的侧面轴向有一条以上的U字形槽,在其中部设置有连接螺套的外置螺纹,在其后端环口处设置有内置螺纹;
所述的绝缘体1为一管状体,其外径与外壳同轴心互套,绝缘体2为一环状体,其外径与垫片2同轴心互套;
所述的中心导体为一圆柱体,在其前部为带有锥度实体,后部为中空结构,中心导体贯穿于绝缘体2内孔呈紧配合连接。
所述的夹圈为二级台阶式结构。
锁紧螺母底端为六棱柱形,锁紧螺母顶端设置有与外壳连接的外置螺纹。
在螺套和外壳之间依次设置有密封垫圈1、挡片、波纹垫片和垫片1,在外壳和锁紧螺母之间依次设置有中心导体、绝缘体2、垫片2、夹圈、密封垫圈2和密封垫圈3。
所述的螺套、外壳、中心导体、夹圈和锁紧螺母为金属材质,绝缘体为非金属材质,密封垫和密封圈为橡胶、乳胶、硅胶之一种材质。
本实用新型在锁紧螺母与外壳底端连接处设置密封垫圈,在连接螺套与外壳顶端凹槽连接处设置密封垫圈。密封垫圈可有效填封螺母与外壳连接处的间隙,防止灰尘、水、油等杂质的渗入。改进后的产品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现场安装方便、防水防潮的特点,且产品的性能可靠稳定,可广泛地应用于海洋、航天、军工、化工、机电、通讯等领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其图中:1-螺套、2-密封垫圈1、3-挡片、4-波纹垫片、5-垫片1、6-外壳、7-绝缘体1、8-中心导体、9-绝缘体2、10-垫片2、11-夹圈、12-密封垫圈2、13-密封垫圈3、14-锁紧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以图1所示作为最佳实施例说明具体实施方法:
螺套:
选用C3600黄铜圆棒料加工螺套1内孔、卡环槽,铣床铣出其前端环口处的一字形通槽和中部贯穿管壁的卡环式锁槽;
外壳:
将C3600黄铜棒料加工出外壳6阶梯式外形,通过铣刀铣出限位槽,在内径车出绝缘体1和垫片2的限位台阶,内孔后端采用车床车出内螺纹使其连接锁紧螺母14内置螺纹,在其前端采用铣刀片铣出等分六瓣;
锁紧螺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菲尼克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菲尼克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92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